您有自己的書房了!不過房裏沒有線裝書!【中古書籍】(第2/3頁)

解開系帶,右手捏住書皮首端,左手把書卷慢慢往左展開,一行行豎寫的工整字跡依次序展現在您眼前。如果這卷紙是黃色的,那麽可能紙張經過了“入潢”這道工藝,就是把紙浸入到黃檗汁液裏染泡再晾幹,可以有效地防止蟲蛀腐朽。敦煌的唐代紙卷能經歷一千多年不壞,也得益於這種工藝。此外,我們現在還經常使用的“裝潢”這個詞,來源也是卷軸書的外觀處理程序。

紙卷完全展開以後,在末尾那裏,您終於能看到“書軸”的全貌了。這一般是根不太粗的木杆或竹筒,紙卷的末端裁成梯形,粘纏在這根軸杆上,收起書時以它為軸心向前卷動。普通廉價書籍也就粘一根硬木杆隨便用用,稍微講究點的,會給軸身兩頭另裝上“軸頭”,用木頭雕出好看的形狀,塗上油漆啥的。因為兩端的“軸頭”是始終突出在整卷書之外的,把它們搞得講究些,整卷書就高端大氣上档次了。

軸、卷、褾、帶、簽,這都是卷軸式書籍的組成部分。隋唐皇室藏書非常追求外表華麗精致,比如唐代“經、史、子、集”四庫的藏書,“經庫書:鈿白牙軸、黃帶紅牙簽”,也就是用鑲嵌金寶的白色象牙做書軸,書皮連著的系帶是黃色的,象牙標簽染成紅色。另外三庫的藏書則是:“史庫書:鈿青牙軸,縹(青白色)帶綠牙簽;子庫書: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簽;集庫書:綠牙軸,朱帶白牙簽。”[注34]

把您手裏這卷書仔細卷好、紮緊褾帶放回帙囊裏去,順手再取一柱更厚的卷子出來吧。這次當您展開書看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困難,那就是——遇到了一位話嘮的作者,這卷書的字數太多、粘在一起的紙太長了!您雙臂伸展到最大程度,也沒能把卷末的文字顯露出來讓自己看到,這怎麽辦呢?

一個辦法是右手把卷頭向內折,在無書軸的條件下把紙在手中卷起來,也就是“左手拉,右手卷”,這還挺考驗技術的。另一個辦法是使用“書幾”或者叫“臥讀書架”,這是專為讀卷軸書設計的一種工具,形狀有點像燭台,方座立柱上一根橫木,兩端各有一個圓托,圓托裏側則為短柱,柱上兩個可以啟閉的小銅環。若展卷讀書,便可啟開銅環,放入卷軸,慢慢轉動,解放雙手。這是精巧雅致的文房器具,也相當昂貴,普通讀書人就別指望了。

過長的書卷還有個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如果你一次讀不完這麽多字,念到中間某處就得停下,過一段時間回來重新往下讀,尋找這個“中斷點”得花不少時間。想想我們現在讀的這種“冊頁式書籍”,你可以在中斷點夾一片書簽,或者把書頁折個角做標記,“卷軸書”可沒法夾簽也沒法折角。

總之,隨著社會文化累積越來越豐富,長篇大論的文章和大部頭書籍不斷湧現,傳統的“卷軸書”已經顯示出不太適應發展變化的一些缺點。這樣,唐朝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書籍形式,它們是現代“冊頁書”的前身,不過跟我們在電視上熟悉的那種“線裝書”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一種叫“經折裝”,樣子比較像清宮電視劇裏大臣們給皇帝上的“奏折”,雖然展開來也是一長條紙,但是折疊起來一面一面翻看的,頁面大小固定,往裏夾書簽也有了可能性,封面封底可以粘裱上硬皮,存放和保護都容易。“經折裝”這種形式到現在還有廣泛的應用,比如您走在繁華大街上,手裏經常被硬塞入的小廣告,或者一些產品的說明書,往往就是這種折疊免裝訂的印刷品。

另一種叫“旋風裝”,這個也分幾種,技術細節各不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既在整體上保持了“卷軸”的一長條形狀,中間又粘連了很多可以單獨翻動的冊頁。從中也能看出來這是一個從“卷軸書”向“冊頁書”過渡的東西。

一頁一頁單張成書的靈感來自哪裏呢?現代學者大部分認為是隨著佛教從印度半島傳入的。佛教發源地沒有紙張,和尚們開始是把經文寫在一種寬大的“貝多樹葉”上,一張張寫滿字的樹葉摞在一起,上下各用一塊木板夾住,就成了一部經書,這種叫“梵夾裝”。這種圖書形式也啟發了唐及以後的中國書籍,使人們認識到書籍並非只有“卷軸裝”一種方式,紙張也可以像貝多樹葉一樣單獨成頁、裝訂成冊。當時最早的單獨書頁也被叫作“葉子”。

不過盡管說得熱鬧,您遊目四顧,看看自己的書房,很可能連一本“經折書”“旋風書”都找不出來。當時社會上的絕大多數圖書,特別是儒家經典,都還是傳統的卷軸式,那些形狀奇怪的異端書,基本全集中在佛經等宗教宣傳品上。

那麽到底是什麽時間、什麽原因促成了我們現代的“冊頁書”全面取代“卷軸書”呢?這個簡單地說,是雕版印刷術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