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有文化的唐朝人(第4/6頁)

怎麽會這樣呢?

您知道南北朝末年的時候,中華版圖裏主要分成了三塊對峙吧?南朝就是長江沿線和以南地區,北朝則以山西河南為界,分成北齊、北周兩國對掐。這三塊裏,文化人基本上都在南朝或者占據了山東、河北地區的北齊。占據陜西關中這裏的北周,本來是最弱小也最沒文化的政權,可是架不住人家勇猛能打,最後統一中國當了天下之主的,還就是北周——隋——唐這一系的關隴貴族。

能打歸能打,當皇帝歸當皇帝,雖然關隴貴族們在政治上、經濟上都當了老大,可仍然是一群沒文化的暴發戶。在陸爽家參加語音沙龍的這八位學者,其實每人多多少少都有在周隋當官的經歷,可他們依舊以南朝遺族或北齊後人自居,這裏面就沒有一個土生土長的關隴文人。

文化素養這種東西,就得靠世代熏陶才能積累,有錢人一拍腦門搞“大躍進”可搞不出來。別說隋初,天下剛剛統一,百廢待興,楊家皇帝根本不會在“普通話”這種小事上操心,就假設經人提醒,楊家父子忽然想到要把“確定推廣普通話”列入“N大文化工程”了吧,皇帝找來一堆文臣,下詔:“把關中秦音定為官話,向全國推廣。”

文臣們一攤手:“陛下明鑒,我們這些人不是生長南朝,就是北齊余孽,誰也不會說秦音。陛下您自個兒找些關隴文人寫韻書,到全國各地去教授秦音吧。”

皇帝他真的找不出來。所以就算朝廷想辦這事,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何況根本就沒理會、沒想辦呢。

咱們回到開皇年間那一夜,陸爽家的“語音文化沙龍”。討論的最終結果,學者們還是以南遷到金陵那一支洛下語音為基準,參考留在洛陽本地的北音,確定了一套因為折中而變得很復雜的音系,以此作為“高貴有教養的文化人”用來讀書寫作和相互交流的音韻。由主人陸爽的兒子陸法言執筆,經過幾年整理,把這套音系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切韻》。

在參與寫作這本書的那幾位學者看來,《切韻》就是他們理想中的漢晉洛陽語發音。但事實上呢,當時又沒錄音錄像設備可供實地驗證,他們還原的這套語音,跟歷史上真實的漢晉洛陽語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相符,那真是誰也不敢說。更何況,現在我們都知道萬事萬物均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當中,就算沒有五胡亂華衣冠南渡這一出,洛陽語不受外來影響,它自己也會在內部不斷變化,變個三百來年,也會是另一番面貌了。

其實對於隋人、隋唐以後直至我們現代的人來說,沒啥必要去糾結《切韻》到底像不像漢晉洛陽話,咱們要知道的,就是《切韻》成書後,很快得到了天下文人士子的普遍認同,以及官方機構的承認。最晚到唐貞觀年間,官府的教育機構已經拿著《切韻》作為科舉考試用書,要求全國各地學生寫文作詩的時候都以《切韻》為準。那麽自然地,在官場上進行交流時,各地人為了彼此能聽懂話,也都努力向《切韻》的發音靠攏,紛紛自稱在講“洛下正音”了。

再往後啊,《切韻》音系也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斷地發展變化,歷朝都有增補修刪,但是宋元明清各朝代官方都承認這一系的語音才是讀書作詩的“正韻”,所以它也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文化的傳承,甚至百姓的生活。大概直到五四運動白話文興起,這個文言文讀書音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才漸漸淡出了。

要說起來,以隋唐皇室為代表的關隴貴族,雖然是一群沒文化的暴發戶,但也是一群很可愛的暴發戶。

他們的可愛之處就在於能夠承認自己沒文化,把相關事業交給有文化的人去做,然後自己努力去學習文化。

如果說周隋之際,關隴貴族裏還沒啥文化人,那到了唐初,皇帝大臣們基本都可以提筆寫個賦作首詩了,對“正音”自然也開始接受和講究起來。比如說,初唐的國舅宰相長孫無忌就是位很講究“正音”的學問家,雖然他也是自幼生在長安,但您最好別用秦音叫人家的名字“黨孫無忌”,嚴肅點,要用切韻正音優雅地稱呼人家為——

“黨參母雞。” 

*  *  *

此篇說明:語言學是一門非常專業和艱深的學科,古代漢語語音與現代差異很大,多數字音無法用現代漢字或漢語拼音準確標注,如果使用國際音標,又將給非專業讀者造成閱讀障礙。因本文是科普隨筆性質,所以使用現代漢字“近略模擬”了古字讀音,讓讀者略微感受一下古今異同,不可視為準確古音。

本文中所涉及的語音知識和《切韻》流變種種,均由語言學專業人士吾友水支作技術支持。中古南北語音的特點和切韻系發音,主要取潘悟雲教授觀點,可參考網站:東方語言學(http://www.eastling.org)。關中秦音參考資料為黃淬伯《唐代關中方言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