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太,請您出示剃度許可證和尼姑職業資格證書【佛教】(第4/5頁)

“盡形壽不偷盜,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淫欲,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妄語,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飲酒,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塗飾香油,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聽視歌舞,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坐高廣大床,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食非時食,汝今能持否?

“盡形壽不蓄金銀財寶,汝今能持否?”

十個“能持”答完,初壇傳戒結束,在場僧尼們相互恭賀,你們這些新受戒者現在可以被稱為“沙彌尼”和“沙彌”了,也就是後世俗人口頭說的“小尼姑”“小和尚”。

這裏說的“小”,可不單純是指年齡小,也代表等級比較低。“沙彌”有點像是“實習生”,等到第二次二壇受戒以後,轉正為“比丘(僧)”和“比丘尼”,這才是正經能出去撐場子的和尚、尼姑。

那麽這兩個等級的待遇有什麽區別呢?舉個例子說,出家人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雲遊四方”,拿個化緣缽兩肩擔一口天下到處走,所有正規寺廟都有義務接待外來掛單的僧尼,免費提供食宿,有法事還要先讓外來和尚念經拿錢。但是,只有受完二壇“比丘戒”之後再修行五年的僧尼,才有資格離開師父和原屬寺院,自己單獨出去修行。

如果像您這樣的小沙彌尼,趁人不備帶著自己的行頭跑出去了,在外面遇見一所寺庵,敲門進去要求白吃白住,會發生什麽情況呢?

每座寺庵裏都有一位“知客”僧人或尼姑,當來了雲遊僧尼時,由知客出面接待,他(她)一伸手,先要求:“請出示戒牒一觀。”

“戒牒”?這又是什麽?難道是“度牒”的另一種叫法?您忙不叠從包袱裏掏出從前自己花了不少錢買到的度牒,遞給知客,誰想人家接過去看了一眼就還給您,堅持要您出示“戒牒”,還說這二者不能混淆。

這二者有什麽區別呢?“度牒”是由官府發給俗人的出家許可證,作用是批準阿穿你出家當尼姑;而“戒牒”則是由寺院頒發的,內容是證明持有此證的僧尼於何時起在本寺出家修行,來歷明確身份合法,還會標明持牒人的修行年資和等級,相當於“職業資格證書”。

寺院在什麽情況下才給僧尼發放“戒牒”,沒有死標準,有的寺院可能在小和尚、小尼姑們第一次受完“沙彌戒”以後就給發了,但是那樣牒狀上也會標明這孩子剛出家不久,還沒受“比丘戒”。那麽別的寺院的知客一看這些文字,就知道來者不是正規門路出來遊學的,而很可能是自己偷跑出來玩,就別指望人家客客氣氣、周周到到地按大和尚和大師父的待遇管吃管住了。

還有要求更嚴格的寺院,可能會在二壇傳戒以後才給比丘僧、比丘尼們發“戒牒”,這樣像您的情況,手裏根本就沒這東西,當然人家寺院更不會給什麽好臉色看。一般來說,沒戒牒的野和尚、野尼姑,寺院最多管兩頓飯留住一夜,第二天就趕緊打發你上路了。

所以說,在職場多奮鬥幾年,從“沙彌”級別考職稱考到“比丘”級別,還是有用的。什麽條件才能受二壇的“比丘戒”呢?

最主要的條件是已經受過初壇沙彌戒而且年滿二十歲,其他條件包括入寺以來表現良好、勤讀經卷、幹活不偷懶、人緣好等。二壇的“比丘戒”儀式程序跟初壇相差不多,只是更加隆重嚴肅,所傳的戒條也更繁復豐富,而且一般還要求這儀式上要有十位大德高僧在場,作為受戒者的“三師七證”,有時候這十位僧人還要在受戒者的戒牒上簽名做證。

作為一個尼姑,你在受“比丘尼戒”之前,會比男性僧人們多一道程序,那就是受沙彌戒之後,年滿十八歲,還要多受一種“式叉摩那戒”,再經兩年以後,才可受“比丘尼戒”。為什麽要多這道程序呢?原因是……寺院要在這兩年裏查明你有沒有跟情人偷偷摸摸來往懷胎。

經過這一番折騰,你手裏終於拿到“戒牒”了,上面的文字類似於這樣:

南澹部州娑訶世界××州××寺授千佛大戒牒

授戒女弟子 牒得前件

弟子久慕良緣,夙懷善意,求出塵之捷徑,祈入聖之廣途,遂乃離火宅之苦空,向無涯之覺路。吾今睹斯真意,方施戒條。仍牒知者,故牒。

×××年×月×日授戒女弟子牒

奉請阿彌陀佛為壇頭和尚。

奉請釋迦牟尼佛為教授阿阇梨。

奉請彌勒菩薩授羯磨阿阇梨。

奉請十方諸佛為證戒師。

奉請諸大菩薩摩訶薩為同學伴侶。

授戒師主釋門賜紫道真

這是戒牒最開始的模樣,以後隨著您在寺院裏修習的“學業”日進,戒牒和院裏的“僧籍”也會在每三年更新一次時,增添些新內容進去,如寫明您已經可以“誦法華(經)五卷、藥師(經)一卷、佛名一卷”等,這樣您日後拿著戒牒出去雲遊,外地知客一看牒上文字,就能安排您參加當地法事充任恰當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