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冒險家瑪珂玻蘿蜜的東方奇幻漂流【西域女奴貿易】(第2/4頁)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枯桑老柏寒颼飗,九雛鳴鳳亂啾啾。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注9]

有沒有音色情緒比觱篥還要強烈激蕩的呢?有啊,那邊放著好幾副大大小小的鼓呢。 

教師一一介紹過來,什麽“毛員鼓”“都曇鼓”“答臘鼓”“雞婁鼓”“羯鼓”,您聽得頭昏腦漲,反正知道這些都是用棍杖敲擊發音的樂器就行了,區別就在於有高的,有矮的,有橫的,有豎的,有圓桶狀的,有兩頭粗中間細的,有放地上敲的,有挎身上邊扭動邊敲的……

胡姬們常用的樂器還有很多,以後再慢慢學。下面來說幾支中原的貴族官人們最喜歡的西域歌舞吧。

“San-san Mani”,中原人一般寫成漢名《善善摩尼》。“san”是你們當地人的常用口頭語“好啊”的意思,“摩尼”則是宗教裏的神、菩薩。當時西域人大部分信奉佛教,也有不少粟特胡人信奉拜火教、摩尼教等。《善善摩尼》算是佛教歌曲。很有意思的是,現代新疆南部庫車地區(古龜茲國所在地)還保存著一首古老的維吾爾歌曲,歌名也叫“San-san Mani San”,譯成漢語為《你呀你,我心中的你》,還被收入了著名的《伊犁木卡姆》當中,有興趣的可以找來聽聽哦。

《惜惜鹽》,當地發音是“Saissi Yakne”,“Saissi”是“世俗的、非宗教的”意思,“Yakne”則指曲調、歌曲,所以唐朝中原人喜歡的這曲《惜惜鹽》,其實就是“民間歌曲”的意思。這曲子的風格也很接近南疆維吾爾族歌舞曲,樂譜後來一直流傳到日本,保留至今。

這兩首歌曲是以唱為主,下面再說三種最著名的西域舞蹈。

“胡旋舞”,如果有人跳這種舞,您看了應該覺得不陌生,從小到大經常在電視裏看見新疆姑娘急速旋轉,彩裙和小辮子一起飛揚的那種舞蹈,就跟唐朝時候的“胡旋舞”有直接繼承關系,因為這種舞蹈的主要特點就是“疾轉如風”。而且呢,“胡旋舞”從西域傳入中原的時候,一開始本來也是女子獨舞的形式,後來才發展成男女都愛跳,還可以排練成多人集體舞,連安祿山那種體重300斤的死胖子捧著大肚也能團團轉得像模像樣。

 正式演出的時候,你們這些“胡旋女”一般穿著粉紅色緊身寬袖上衣、輕紗長裙,穿紅皮靴,披紗巾,佩戴珠玉錦帶和各種首飾等,當你們滴溜溜原地轉圈子的時候,衣裙、紗巾、佩戴都跟著飄動,非常好看。

旁邊伴奏的樂隊,則至少要有一對笛鼓、一架正鼓、一架和鼓與一對鈸。這些都是打擊樂器,可見“胡旋舞”就是一種節奏緊張歡快的“健舞”了。

另一種著名的“西域健舞”叫“胡騰舞”,這種舞蹈更多的是男子獨舞。男舞者穿窄袖衫,腰間束著葡萄花紋的長帶,再將舞衣前後襟撩起來掖進腰帶裏(當然,舞衣下面還會穿著條紋褲)。跳舞開始前,男舞者先跪地用他的本族胡語致辭,或者喝一杯酒,把酒杯摔碎在地,然後起舞。

“胡騰舞”的特色是在地面上鋪一塊圓形或方形的小地毯,面積不大,舞者跳躍騰踏、身姿變化多端,但雙腳不離地毯。唐人有詩形容“胡騰兒”:

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

桐布輕衫前後卷,葡萄長帶一邊垂。  

帳前跪作本音語,拈襟擺袖為君舞。

安西舊牧收淚看,洛下詞人抄曲與。

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

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

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

絲桐忽奏一曲終,嗚嗚畫角城頭發。

胡騰兒,胡騰兒,家鄉路斷知不知?[注10]

第三種流行的西域舞蹈叫“柘枝舞”,這種舞蹈節奏更熱烈,而且有點類似現代“踢踏舞”的感覺。舞者戴珍珠花帽,穿紗羅繡花長袖裙袍,舞衣以金鈴裝飾,腳踏錦靴,合著鼓點的舞步復雜多變,身上的鈴鐺響聲清脆急促。

好啦,這些就是你們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經過時間不等的培訓,起早貪黑挨餓受凍被鞭打過無數次,根據個人資質,小姑娘們能熟悉幾種主要樂器,會唱三四首歌,會跳三幾種舞,並且最好有一支歌或者舞或者樂器特別擅長的,就差不多可以出師了。

你們的主人如果不想太辛苦,這時候可能會把女奴們賣給準備上路去中原販絲綢的行商。如果他想自己賺更多錢,那就得自己組隊帶團,組織好牲畜、貨物、補給、奴婢、雇工、同伴,成立一個沙漠駝隊商團,在當地取得合法手續文件(最好是漢粟雙語的),拜過他所信仰的神祈求保佑,然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