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太祖起事之前提(第2/3頁)

當成宗時,去統一中國僅十余年,元貞二年,距世祖之死僅二年,而蒙古在中國之兵力已如此。有事每倚漢人,惟宰相尚為世祖時顧命舊臣,能容漢人,漢人因亦樂為之用,間有盜亂,旋即平之。至順帝時之群雄,其起因大有可言矣。《明史》敘群雄以方國珍為始,起於至正八年,順帝即位之第十四年。其前至元三年,順帝亦用至元紀年,與世祖同年號,亦其無法度之證。順帝即位之第五年,廣州朱光卿反,汝寧棒胡反,以後各地蜂起,久者亙數年不定。而元之所以處分此事,則蒙古既不足用,又仇漢人使不為用,夫然後群雄乃起,而群雄中遂有明太祖其人,固知能成大事者,非輕逞其一朝之忿者也。其時中國之不能不反元者,據述之如下:

至元三年廣州變起之後,四月癸酉,禁漢人、南人、高麗人不得執持軍器,有馬者拘人官。是為因亂事而益歧視人民。是月,詔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訪司及部府幕官之長並用蒙古、色目人。是為歧視人民而絕多數人登進之路。五月戊申,詔汝寧棒胡、廣東朱光卿、聶秀卿等皆系漢人,漢人有官於省、台、院及翰林集賢者,可講求誅捕之法以聞。是為以種族之嫌忌,令已仕者皆不安於職。八月癸未,弛高麗執持軍器之禁。是為無自衛權者獨有漢人。又其前二月己醜,汝寧獻所獲棒胡彌勒佛小旗、偽宣敕,並紫金印、量天尺,時大臣有忌漢官者,取所獻班地上,問曰:“此欲何為邪?”意漢官諱言反,將以罪中之,侍禦史許有壬曰:“此曹建年號,稱李老君太子,部署士卒以敵官軍,反狀甚明,尚何言?”其語遂塞。是又以逆臆之心料漢官或為漢人輕減反者罪名,則可將漢官皆坐以逆黨,而一律鏟除之以為快。是歲,巴延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帝不從。是為宰相起意屠戮漢人,先就人數最多之姓為始。以姓分應殺不應殺,設想已極不道,帝雖不從,此風聲已不可令天下聞矣。後於至正十一年,巴延已敗,托克托代為相。六月,《通鑒》又書雲:“丞相托克托議軍事,每回避漢人、南人;方人奏事,目顧同列,韓伯高、韓大雅隨後來,遽令門者勿納。人言曰:‘方今河南漢人反,宜榜示天下,令一概剿捕。蒙古、色目因遷謫在外者,皆召還京師,勿令窪誤。’於是榜出,河北之民亦有變而從紅軍者矣。”紅軍者,是年劉福通起,用紅巾為號,謂之紅軍。未幾,芝麻李、徐壽輝相繼起,皆用紅巾,紅軍遂遍各行省。明年,郭子興起於濠,濠為太祖所居,遂亦相從而走險矣。《明史》所立群雄之傳,以方國珍為起事之最先,其以前之旋起旋滅者不計,即其以後如芝麻李之不久為元所滅者亦不計,以太祖所托始之故,郭子興不但有傳,且序於群雄之首。所為傳者共八人,其後三人:擴廓帖木兒、陳友定,雖起自義兵而能自發展,與群雄略同。然既盡忠於元,在明代修《元史》時當人之,如擴廓之義父察罕帖木兒,已人《元史》矣,擴廓事亦附見。但從順帝出亡後,尚有屢圖興復之兵,《元史》竟截去不載。友定之殉元,尚在順帝未遁之時,何以亦不與察罕為同類?至把匝剌瓦爾密,尤為元之宗室,據其封國,不肯降明而死,何為與群雄同列?《元史》無宗室傳,故不輯為有系屬之傳,然有《諸王表》,亦未於雲南王忽哥赤之後列至把匝剌瓦爾密,遂以最後殉國之宗王,亦不人《元史》。至《明史》乃紀之為群雄之列。清修《明史》因之,於《明史》中列元臣傳。清又於《明史》中遺張煌言、李定國、鄭成功等,今乃人《清史稿》。此與明修《元史》有意漏落擴廓等若相應和。此一異也。

附 群雄系統表說

第一 史實之系統表

方國珍 至正八年起黃巖。二十七年,人朝於吳,是年明祖稱吳元年。居京師,受官以善終,無名號。

劉福通 至正十一年起潁州。十五年,覓得韓林兒於武安山中,奉為主,稱帝,建國號宋,紀元龍鳳。其黨四出,掠地甚遠,他股歸附,奉宋年號者亦多。二十二年,為張士誠將呂珍所破,殺福通。明祖救宋,擊退珍,以林兒歸滁州,尚奉其號。明年,太祖乃以林兒之命,由吳國公進封吳王。二十六年,林兒死。明年,太祖乃稱吳元年。又明年,遂稱明,改元洪武。太祖無所藉於林兒,惟以人心思故宋,林兒既稱宋,故用其號。劉福通起事,以紅巾為號,故稱紅軍。同時起而應之者,若芝麻李、徐壽輝、郭子興皆稱紅軍。余各股稱紅軍者尚多,史所不甚詳,從略。

芝麻李 至正十一年起徐州。本名李二,以曾出芝麻一倉救饑民,為眾所推。所號召為河工夫,元末童謠:“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系以此咎賈魯之治河。其實魯治河為後世法,為百年利,元之政不足善河工之後耳。十二年,為元丞相脫脫所破,余黨並人濠州,亦與濠同附宋而終,無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