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傳統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上)【明代興亡】(第3/6頁)

成祖以後,始有“內閣”之稱。

由翰林院侍講、侍讀、編修、檢討等官簡用,無定員。使參預機務。【不置官署,不得專制諸司。】

永樂、洪熙兩朝,每召內閣造膝密議,然批答亦出自禦筆,不委他人。

成祖時,解縉、胡廣等既直文淵閣,猶相繼署院事。

仁宗後,閣權漸重。

楊溥、楊士奇、楊榮稱“三楊”,以東宮師傅舊臣,領部事,兼學士職,地位漸隆,禮絕百僚,始不復屬院事。

至宣德時,始令內閣用小票墨書,貼各疏面以進,謂之“條旨”。【此由君主生長深宮,一兩代後,精力智識皆不如前,遂漸漸不親政事,懶於接見大臣;愈懶愈疏,愈不明白外面事理,遂愈不敢與大臣直接對面辦事。“條旨”始宣德,據弇山堂別集、明史宰輔年表,謂:“至仁宗而後,裁決機宜,悉由票擬”是也。又王瓊雙溪雜記雲:“英宗九歲登基,有詔:凡事白於張太後(英宗祖母),然後行。太後令付內閣議決,每數日必遣中官入閣,問連日曾有何事商榷,具帖開報驗看。不付閣議者,即召司禮監責之。內閣票旨始此。”則謂始正統。殆至是始成定制耳。】

詔誥起草,唐時屬中書舍人,後翰林學士越職代之。內閣擬旨,正似翰林之知制誥,並非宰相職也。至明代中書舍人乃七品官,專職書寫而已。

中易紅書批出。

太祖定制,內侍毋許識字。至宣宗時,始立內書堂,內官始通文墨,掌章奏,照閣票批朱,與外廷交結往來。

然遇大事,尚猶命大臣面議。

其後始專命內閣條旨。皇帝深居內殿,不復常與大學士相見。

甚至憲宗成化以後,迄與熹宗天啟,前後一百六十三年,其間延訪大臣者,僅孝宗弘治之末數年,而世宗、神宗則並二十余年不見朝。群臣從不見皇帝之顏色。【野獲編卷一有明代召對趣話一則雲:“先是憲宗以微吃,賜對甚稀。一日,召閣臣萬眉州(安)、劉博野(吉)、劉壽光(珝)等人,訪及時政,俱不能置對,即叩頭呼‘萬歲’,當時有‘萬歲相公’之謔。今上(萬歷)淵默歲久,自庚寅元旦召吳門(申時行)、新安(許國)、太倉(王錫爵)、山陰(王家屏)入對以後,又二十五年而為乙卯之四月,以張差闖宮一事,召方德清(從哲)、吳崇仁(道南)二相入內商榷。方唯叩首唯唯,不能措他語,吳則噤不能出聲。及上怒,禦史劉光復越次進言,厲聲命拿下,群閹哄聚毆之。事出倉卒,崇仁驚怖,宛轉僵仆,乃至便液並下。上回宮,數隸扶之出,如一土木偶,數日而視聽始復。蓋崇仁自登第後,尚未觀穆若之容,一旦備位政本,不覺失措至此。”又趙翼陔(該)余叢考,有“明中葉天子不見群臣”條,可參看。】

大學士王鏊(ào)論視朝,曰:“上下不交,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見,不遇視朝數刻。君或不識其臣,臣或不交一言於君。上下不過章疏批答相關接,刑名法度相把持而已。非獨沿襲故常,亦其地使然。何也?本朝視朝於奉天門,未嘗一日廢。【明常朝有禦殿儀、禦門儀。每日晨興,禦奉天門,午、晚復出坐朝,一日而三朝焉,可謂勤政。其後禦殿禮廢,午、晚朝亦廢,世宗、神宗則並常朝禦門,亦數十年不一舉。】然堂陛懸絕,威嚴赫奕,將軍持鈲(孤),禦史糾儀,鴻臚舉不如法,通正司奏上,特是之,命所司知之而已。謝恩見辭,惴惴而退,上何嘗聞一事? 下何嘗進一言?

欲上下之交,莫若復古內朝之法。周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外朝’,詢大事在焉。【非常朝。】路門之外為‘治朝’,日視朝在焉。【常朝。】路門之內曰‘內朝’,亦曰‘燕朝’。視朝而見群臣,所以通上下之情。聽政而適路寢,所以決可否之計。

漢制,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蓋外朝為尊,中朝為親。【周制常朝旅揖、特揖,其儀甚簡。漢常朝儀不著,殆亦近古。叔孫通朝儀,非常朝之儀。唐、宋重常朝,其儀特備,已非秦、漢之舊。】唐皇城之南一門曰承天,正旦、冬至取萬國之朝貢則禦焉,蓋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極門,其內曰太極殿,朔、望視朝在焉,蓋古之治朝也。又北曰兩儀門,其內曰兩儀殿,常日聽朝而視事,蓋古之內朝也。【貞觀初,每日臨朝,十三年三日一朝,永徽中五日一朝,文官中五品以上號‘常參官’。玄宗怠於政事,乃有紫宸殿入閣,所見惟大臣,百官俟朝正衙者無復見天子。中葉以還,又有開延英召對,則並非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