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香煙點燃的革命(第3/3頁)

既然槍聲已響,熊秉坤就索性吹起了哨子——全部集合!開幹!

7

槍聲響起的時候,武昌城內各個軍營都已經開始騷動起來。

雖然沒有了總指揮,也沒有了參謀長,但新軍各營的革命士兵,就像昨天孫武臉盆裏的那盆火藥,只需要一個香煙火星,就能引發劇烈的爆炸。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已很熟悉:起義軍占領了軍火庫,炮轟了總督府,一夜激戰,占領武昌全城。

一天後,漢陽起義成功。

兩天後,漢口起義成功。

四十八天後,清朝內地十八個省,有十四個省宣布獨立。

八十一天後,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宣布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一百二十四天後,清帝溥儀宣布退位,清朝滅亡。

武昌起義革命軍,背後是革命軍旗幟“十八星旗”

饅頭說

讀完本篇會覺得“武昌起義”完全是一場偶然事件。

其實,歷史哪有那麽多偶然。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就像我在文中提到的那樣——中國就像寶善裏14號那個堆滿火藥的房間,只需要一點火星,就可以點燃。

更何況,“武昌起義”畢竟是事先做過很多準備工作的。雖然起義的前夜還有當天,各種場面都顯得有些亂,但歷史的大方向是絕對不可能改變的,不是1911年10月10日,也會是在未來不遠的某個日子,不是蔣翊武這批人,也會是另外一批人。

此外,雖然這篇文章的筆調有些輕松,但那場革命,是真實且慘烈的。比如那一夜一起被捕而沒有逃出的蔣翊武同伴劉復基、彭楚藩、楊宏勝三人,被拷打後堅決不吐露一點情報,在淩晨都被斬首示眾。

而在那一夜被人熟知的那些名字:蔣翊武、孫武、程正瀛、金兆龍、熊秉坤、鄧玉麟,他們人生的結局都不美妙。

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並不是每一段歷史,都有那麽多的巧合可以說,有那麽多包袱可以抖的。

但也正是因為歷史永遠是那麽冷酷無情,所以,所有理想堅定,並勇於為之奮鬥甚至獻身的人,都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