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的地動儀,到底是否存在?(第4/4頁)

經過連續7天168小時的強幹擾實驗,新復制的地動儀,數據準確,且沒有一次誤觸發。

這個模型,終於得到了考古界和科技界的一致認可。

8

2009年9月20日,中國科技館新館開幕,新的地動儀模型與觀眾見面。

這是一個真正可以“動”的地動儀。觀眾可以親自動手按下按鈕,觀察在不同波型下地動儀的不同反應——只有橫波到來它才吐丸,其他來自縱波的震動,都無法使地動儀有任何反應。這就排除了其他的幹擾,如很重的關門、汽車過境的震動、巨大的炮聲等。

美籍華裔理論物理學家、國際華人物理學會會長楊炳麟,在聽了馮銳在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做的報告會後,認為張衡應該是最早利用慣性原理驗震的人。

這還沒有結束。

2010年1月24日,馮銳接到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電話。袁貴仁在仔細閱讀馮銳修改教科書的建議和相關資料後,原則同意修改“張衡地動儀”這一章節。

2010年秋季教改出台以後,按照教學大綱,“張衡地動儀”已不再是歷史課本中的內容,人教版歷史課本中已拿掉了這一知識環節。而作為對這一錯誤的補救措施,人教社今後會將新版地動儀的知識加到教師用書中。

饅頭說

馮銳版的“張衡地動儀”,是不是最完美的復原?

我覺得不是。馮銳自己也說過:“可能是目前階段,最接近的一種復原。”

那麽,張衡的地動儀,究竟存在過嗎?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史學家,這個問題,我真的沒法回答。

但我也想問一個問題:什麽是科學?

這是個宏大的問題,甚至已經是一個哲學問題。但一般來說,我們目前公認的“科學”這個定義,是建立在有限觀察的基礎上,具有客觀、邏輯、實證、可重復檢驗、可證偽這些特性。

我之所以想寫這個故事,並不僅僅在於“張衡地動儀”這個儀器的本身,而是在於對這個儀器從探索到制造的整個過程。

在1800多年前,那個叫張衡的中國人,就已經嘗試制造一種儀器,去解讀當時被所有人視為“天懲”的地震。

在1800多年後,又有王振鐸、馮銳以及一大批可能還默默無聞的人(2011年,湖南還有個語文教師黃佑軍嘗試復原“張衡地動儀”,並申請專利),他們在嘗試復原自己祖先留下的“神奇科技”。

尤其是復原的過程,尤其是馮銳,絕沒有半點敷衍和馬虎,都是在實驗和實證的基礎上,一步步艱難但又堅實地在邁進。

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科學探索的過程。

我們應該早已跨過了需要過分誇大一件事或一樣東西來滿足民族自尊心的時代,那樣做,只會映射出自己的自卑。

有,我會證明,沒,我會承認。

這才是最大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