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小故事,重新認識這個“賣國賊”(第2/4頁)

結果,八個太平軍叛將果然一刀割下譚紹光首級,送到李鴻章帳下,並打開城門,迎清軍入城。

清軍入城之後,按照李鴻章後來的說法,他發現太平軍依舊占據著半個城池,要求自己兌現諾言。於是李鴻章在晚上就辦了一桌酒宴,宴請投降的四“王”四“天將”。八人興沖沖赴宴,酒酣耳熱之際,被李鴻章安排的武士一刀一個,全都砍下了首級。之後,清軍屠城,又殺害投降的太平軍2萬余人。

這就是著名的“蘇州殺降”事件。

“殺降”事件發生之後,輿論大嘩。英國人戈登甚至因為李鴻章背信棄義,拿著手槍要與他決鬥。李鴻章避而不見,上表朝廷,說“常勝軍”勞苦功高,賜賞銀7萬兩,隨後又給了戈登個人白銀1萬兩。戈登隨之作罷。

第二個故事,與其說展現了李鴻章洞悉洋人心理的手段,倒不如說,暴露出李鴻章的一個“狠”字。

3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1864年,離上個故事只過去一年,李鴻章41歲。

彼時的李鴻章,憑借日益強大的淮軍,已經基本肅清了蘇南地區的太平軍,可以算是一個大V了(曾國藩那時算超級大V)。

此時太平天國也已經進入生死存亡階段。曾國藩的湘軍已經將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團團圍住,但久攻不下。

朝廷急了,連連下詔,催李鴻章的淮軍迅速進軍天京幫忙。當時的形勢是,誰拿下天京,誰就等於最後剿滅了太平天國,那是對整個清朝而言最大的功勞。鹹豐帝曾經承諾過:誰能攻破天京,就封誰為王!

但李鴻章就是按兵不動。

李鴻章不想封王?當然想。但他知道,這個“桃子”必須讓給曾國藩。

李鴻章深知,曾國藩自在湖南辦團練以來,最大的目標,就是剿滅太平天國。那麽多年來,曾國藩率領湘軍浴血征戰,最後終於合圍天京,一圍就是兩年。這個時候,如果李鴻章出兵,等於一間亂七八糟的房間,湘軍掃地、拖地板、倒垃圾,把臟活累活全幹完了,然後淮軍進房間灑點香水,說是和湘軍一起整理的這間房間。

所以,李鴻章的部下雖然不斷地請戰,但全被李鴻章壓住。他今天回復朝廷,說部隊太累了,要休整,明天回復朝廷,說自己生病了,病好了再說。實在扛不住,居然率部隊進入了當時閩浙總督左宗棠的地盤追擊太平軍,氣得左宗棠上書朝廷,說李鴻章“越境掠功”。(同為曾國藩幕僚的左宗棠,當時也已經成了一個大V,他的故事參看《一個被低估的“大V”的成長之路》)

但是,朝廷一再催促,李鴻章又不敢公然抗命。於是,他不斷派人打聽,圍困天京的湘軍部隊到底準備得如何了。等聽到湘軍已經差不多挖通了進城地道,他才假模假樣開始集合部隊。

但在發兵之前,他先給當時圍困天京的湘軍大帥曾國荃(曾國藩的弟弟)寫了一封信,說我受朝廷之命,就要來增援啦!

這封信的言下之意其實很明確:兄弟,加把勁啊!抓緊攻破天京吧!不然我實在頂不住就要過來啦!

曾國荃收到這封信後,當眾朗讀給了所有高級將領,說:我們在這裏苦苦圍困了天京兩年,是不是功勞就要讓別人搶去了?!(“他人至矣,艱苦二年以與人耶?”)

眾將怒吼:拼了!(“願盡死力!”)

曾國荃出示信件的第二天,湘軍就攻破了天京城。

城破之後,曾國藩見到李鴻章,他握著李鴻章的手說了一句話:“愚兄弟薄面,賴子保全。”意思是,我們曾家兄弟倆的面子,全靠你保住了。

所以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李鴻章的“精”。

時人評價: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而李鴻章會做官。

4

第四個故事,發生在1881年,李鴻章58歲的時候。

這一年的11月8日,從唐山到胥各莊(今唐山豐南區),開通了一條9.7公裏長的唐胥鐵路。

不要小看這條鐵路,這是中國第一條國人自己鋪設的鐵路(英國人設計)。

為了這條10公裏都不到的鐵路,李鴻章可謂是費盡心機。

早在19世紀40年代,鐵路就已傳進了中國。但是一方面,清朝視“鐵路”為洪水猛獸,認為會動了祖宗的根基;另一方面,造鐵路需要大量財力人力,正好也可以作為一個將其拒之門外的借口。

那如果外國人幫著造呢?1876年,英國人自己出資造的中國第一條營運的鐵路吳淞鐵路,撞死了一個行人,正好被清政府抓住了由頭,花28萬兩白銀買回了這條鐵路,然後一段一段,拆除殆盡。

而李鴻章卻看到了,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鐵路對未來中國的意義。所以,他冒了一個大風險:為了運煤,他主持建造了那條唐胥鐵路,然後上報朝廷的時候,他只是匯報造了一條“供馬車通行的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