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禪 否定之否定(第2/2頁)

據齊白石畫作。趙州從諗(778-897)留下了不少意味深長的禪林公案,以“庭前柏樹子”最為著名,完整的偈子是:出入雲閑滿太虛,元來真相一塵無。 重重請問西來意,唯指庭前一柏樹。

於是便有人問:柏樹子也有佛性嗎?

趙州說:有。

那人又問:什麽時候成佛?

答:虛空落地時。

那人再問:虛空什麽時候落地?

答:柏樹子成佛時。[32]

請問,這是回答了呢,還是沒回答?

當然是回答。

其實,棒喝,胡說,呵佛罵祖,都是為了直截了當地破執。因為眾生執迷,無非由於總認為有某種東西不能不“死認”。死認就執著,就不覺悟。為了破執,只好壯士斷腕以身試法,拿佛、祖、經開刀。擒賊先擒王,樹倒猢猻散。最神聖的都可以不當回事,還有什麽可執著的?就連“我”也可以否定,比如馬祖道一的法嗣興善惟寬。

有人問興善惟寬:狗也有佛性嗎?

興善惟寬說:有。

那人又問:和尚你有嗎?

興善惟寬說:我沒有。

那人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麽你沒有?

興善惟寬說:我不是一切眾生。

那人便問:既然不是眾生,莫非是佛?

興善惟寬說:我不是佛。

那人又問:既不是佛,也不是眾生,那是什麽東西?

興善惟寬說:也不是東西。[33]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無話可說。什麽都已否定,也就什麽都不必否定。吃飯睡覺可以有,娶妻生子可以有,建功立業可以有,升官發財可以有,君臣父子、三綱五常、修齊治平等等當然更可以有。與世俗生活不矛盾,與皇權政治不矛盾,與儒家倫理也不矛盾。一切問題,通通解決。

是為“否定之否定”。

自我否定之後的佛教站穩了腳跟。與此同時,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中國化,不再是外來的意識形態和思想觀念,而是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沒有這一步,就不會有影響世界的大唐文明,也沒有中國人的習慣思維方式。這裏面的種種原因和奧秘,正是我們要繼續探討的。

[26]丹霞天然事見《五燈會元》卷五。

[27]臨濟義玄語見《臨濟錄》,德山宣鑒語見《五燈會元》卷七。

[28]見《五燈會元》卷七。

[29]見《五燈會元》卷十一。

[30]見《中論·觀涅槃品》卷二十五,轉引自黃心川《印度佛教哲學》。

[31]見《五燈會元》卷七。

[32]見《五燈會元》卷四。

[33]見《五燈會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