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韓城:大人物的“終審判決書”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從賓館出發,一路走街串巷來到渭南汽車站,搭上一輛北行的巴士,前往渭南市東北一百公裏的韓城。車駛出渭南跨過渭河,我透過車窗向東方望去,紅太陽正在冉冉升起。從這裏往東七十公裏,就是渭河流入黃河的地方。在古代,那裏每年都有一名少女坐在草墊上,放入河中被水沖走。她是統治者獻給河伯的祭品。我始終不理解他們為什麽要那樣做,在所有的生物中,為什麽只有人類才那樣殘忍地對待同類?我找不到答案,我想任何人也找不到答案。

兩個小時以後,我在距韓城南十公裏處下車,準備走到黃河去。右邊有一條鋪過的下坡路。我走到一半,停下來向一位農民問路。我只是想確認一下,這條路是否像巴士司機說的那樣通向黃河。誰知這位農民放下鋤頭,堅持要幫我帶路。我們走到一座小山腳下,路的終點是一個停車場,從那裏可以看到黃河。接下來的一小時,農民帶我去看了司馬遷祠。

司馬遷是中國最偉大的史學家。他公元前145年生於韓城,後來隨父親去了長安,成了漢武帝的一名扈從。他喜歡雲遊天下,走遍了大漢帝國的山水名勝。在父親死後,司馬遷接替父親出任“太史令”,得以接觸當時幾乎所有的歷史典籍。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他完成了父親開創的一項事業——編纂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司馬遷於公元前85年去世(司馬遷的卒年不詳,至今尚有爭論,此為一說。——編者注),就葬在這座俯瞰黃河的小山上。他留下的那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有一百三十篇、五十多萬字的皇皇巨著,我們今天稱這部書為《史記》。《史記》詳細記載了各類正反歷史人物的生平,還加上了作者自己的評贊。它甫一問世,就成為中國人臧否歷史的主要渠道。千百年來,這部書越來越受到推崇,作者墓前的瞻仰者也越來越多。因此,早在公元四世紀,這裏就建起司馬遷的祠堂了。農民帶我穿過一座千年前宋代建的牌坊,沿著石階步上山岡,向司馬遷祠走去。我們先路過一座奉祀司馬遷父親的小祠堂。他是這部鴻篇巨制的開篇者,而他的兒子則為它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在司馬遷祠的後面,農民指給我看這位偉大史學家不大的石砌陵冢。在陵冢的圓形寶頂上,一株從磚石中長出的古老柏樹,依舊蟠枝虬幹,繁茂老勁。在千余載的歷史風煙中,它是陪伴長眠於此的史學家的唯一夥伴。陵冢東面一公裏便是黃河,從平台縱目遠眺,風光盡收眼底。司馬遷的記載之所以一直被奉為信史,原因之一是他曾雲遊全國各地,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過實地驗證。在中國古代,交通以水路為主。他是順著黃河進入中國的中原腹地的。在中原一帶,我而今造訪的許多古老的歷史遺跡,當年司馬遷也造訪過。如果他活在今天,我想他會和我一樣坐巴士出遊。兩位尋幽訪古人,也許會有緣萬裏,相會在旅途。

父親的前期工作為司馬遷開創了有利條件,盡管如此,他編纂《史記》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一天,巨大的厄運降臨了。一位遠征的將軍力戰而敗,投降了匈奴人。漢武帝堅持認為此人背叛國家,而司馬遷則“不識時務地”提出了不同意見。於是,武帝下令將他投入監獄,並處以宮刑。武帝以為這樣司馬遷就會屈服,開口認錯。但盡管這樣的日子非常難熬,司馬遷也許並沒有開口認錯或者說些別的什麽,他只是寫下了“最後的話”——一部對歷史人物作出“終審判決”的不朽巨著。

瞻仰罷司馬遷墓,農民帶我走下石階,來到山岡下的一個小店。長條形的玻璃櫃裏,有一件黃河龍門峽(在韓城北面)的拓片。黃河之旅伊始,我就一直在尋找這類東西。向老板娘詢價,她說中國人買二十元,外國人買五十元。我被驚了一下,不明白為什麽我這個老外就該多掏錢。於是我問農民能不能幫我買。可是老板娘卻不肯將拓片賣給農民,雙方僵持了至少有十分鐘。

此時,老板娘和我都見識了這位農民的恒心和真誠。他堅持說是他想買這個拓片來作為禮物送給我。最後,老板娘通融了。這位農民果然實誠,把東西給我時堅決不肯收錢。就這樣,這個拓片成了我這次黃河之旅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

司馬遷祠

司馬遷墓在一條小山脊的東北角。如果有時間,我本可以去看看同一山脊東南角的另一處遺跡。那是公元前352年魏國為了抵禦秦國北侵而修建的長城。這長城由夯土建造,向西綿延近二十公裏,有好幾座烽火台。據我的農民向導說,司馬遷墓附近的那段長城是保存最好的,有些地方城墻有八米厚,五米高。當年成千上萬的軍卒戰死於長城兩側。我想,這秦魏鏖戰的古戰場,一定埋藏著許多寶貝,比如損毀和丟棄的兵器。我最後還是決定不去看了,向農民道別,謝過他的幫助和這麽漂亮的禮物,回到高速路,上了去韓城的一輛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