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芮城:神仙們的新家

第二天一早,我來到昨天上岸的渡口,一排電動三輪摩托正在等客,等從對岸過來的渡船。我出了十塊錢,一輛摩托放棄排隊,拉著我到了以北二十公裏的芮城。

我請司機穿過實在不怎麽樣的芮城縣城,在城北的永樂宮把我放下。永樂宮是全中國最著名的道觀之一,可我卻未見到一個道士。它原來就在大禹賓館的下方,因為建三門峽大壩,原址已經被水淹沒了。當時,文物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把畫滿壁畫的墻體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運到芮城,重新拼裝成完整的墻體和壁畫。“文革”時紅衛兵破壞了成千上萬的宗教場所,但這裏卻被政府費大氣力保了下來,原因就在於那些世界上最古老、最精美的道教壁畫。這些壁畫繪於十四世紀早期,那時,元朝的皇帝正在大都的那座逍遙宮裏,統治著他的中央汗國。

在入口處,我要了十塊錢的導遊服務,然後在主殿裏見到了這位導遊。當時,她正拉著奇妙的道士腔調唱歌,真是余音繞梁啊。這只是我的想象,也沒準她唱的是一首流行的愛情歌曲呢。我希望她繼續唱下去,她卻帶我參觀起壁畫來。

永樂宮

在主殿的墻上,不知道是哪位神仙畫的,三百位天上的神仙正在朝拜元始天尊。正如宣傳的那樣,這些壁畫真的是美。第二殿的壁畫還是一樣的美,繪的是十世紀的道教祖師呂洞賓的傳奇故事。他是八仙之首,此前我在沿海小城蓬萊見過他們八位。第三殿也不遜色,繪的是十二世紀的道教祖師王重陽。他是道教主要宗派全真教的創始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道士之一。我興奮地邊走邊看,它們是全中國最好的道教壁畫,而我是那天唯一的遊客。

永樂宮不僅道教神仙壁畫有名,它的建築也有名。它是整個中國道觀建築最古老的實例。建築學界對它很熟悉。它的大殿屋頂的曲線既高古宏偉又簡約流暢,屋脊上鑲著黃、綠、藍三色琉璃。向上微翹的飛檐,兩只高達三米多的大鴟吻仰望天空,整體像一條騰空飛升的巨龍。看完壁畫和建築,我意猶未盡,又走進一間偏殿。那裏展出一些照片和其他資料,記錄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壁畫和建築的切分、搬運、復原的全過程。整個工程耗時七年,終於避免了因水位上漲而給這些重要文物帶來的滅頂之災。今天,這座重修的道觀看起來跟原來的一模一樣,完美無缺。

旁邊還有一個較小的祠堂,裏面是呂洞賓與他的兩名侍者的塑像。呂洞賓出生在芮城,這是永樂宮遷建選址時首先考慮芮城的原因。呂洞賓科考落第後,遇見了一位道教神仙,後者將長生不死之法傳授給他。在長安以南的終南山中修煉之後,他返回故鄉,最終在芮城以北二十公裏的九峰山得道成仙,長生不死。實際上,現在的這些神仙塑像,是在永樂宮遷建後,從九峰山的一座道觀中搬來的。

臨走前,我來到永樂宮另一側的呂洞賓墓(神仙還是死了?),駐足憑吊。而後,凝視著墓後方巍巍的中條山脈,心想哪一座山才是呂祖與其他七位神仙會合的九峰山呢。中條山脈猶如一堵未經粉刷的墻,而且鋸齒般參差不齊。我的下一步就是“翻墻”,墻那邊另有風景。那天就我一個遊客,因此永樂宮大門外沒有等客的出租車或摩托。我只得步行回到橫貫芮城縣城的高速路上,等候下一輛巴士。問一位水果小販,這裏有沒有巴士開往中條山那邊。他說大約一小時一班。果不其然,不到一個小時,我就上了車。巴士翻過中條山光禿禿的山肩,那邊就是汾河平原了。

車子下山駛向平原的時候,我看到了遠處龐大的解池(運城鹽湖)的輪廓。四千七百年前,就在這一帶,黃帝打敗了苗族部落聯盟的首領,控制了解池。這一戰,是中國歷史上意義最為深遠的一戰。鹽是最重要的一類物資,是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向早期城鎮轉型的原動力。有了鹽,就可以腌制並保存食物。這樣一來,人們就可以在固定的地方過冬而不必遷徙,還可以組建軍隊離家征戰,距離可以很遠,時間可以很久。解池是黃河中下遊流域唯一的產鹽重地。勝利者黃帝控制了那裏的鹽,才使得漢人成為中國北方乃至整個中國的決定性族群。考古學家認為,在解池岸邊發現的鹽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場,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車下到平原之後,我們距離解州鎮就只有四公裏了。我之所以“翻墻”而來,意在解州鎮,而非解池。解州是戰神關羽的故鄉。在洛陽關帝廟中,我見過關羽的塑像。我還在他的首級墓前燃過一炷香。因為他的忠義和英雄氣,他在死後贏得了“關帝”的美名。實際上,他不僅是“忠”和“義”的化身,也是“勇”和“武”的化身,是名副其實的戰神(中國人叫武聖)。在中國,到處可以看到紅臉長髯的關帝像,關帝廟的數量也許超過了其他廟宇的總和。解州是關帝故裏,我想來看看他的童年夥伴和鄰居的後人是怎樣紀念他的。巴士司機把我放到一個最近的路口,給我指了路,然後繼續駛向煙囪林立的臨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