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訪道

當中國人開始把他們對宇宙的理解寫成文字的時候,他們有一個通用的字,這個字就是“道”。“道”的意思是“道路”,它的引申意思是“生活道路”。但是最開始的時候,“道”並不是旅行家或哲學家的用武之地,而是部落薩滿的專利。薩滿們維持著生者和亡者之間的聯系,他們認為,這種聯系沒有比在月亮的盈虧——也即陰陽上體現得更清楚了。

根據杜而未教授的語言學分析和文本分析,“道”這個字最初是指月相。中國最早的道教徒就是拜月的男女薩滿,他們利用自己靈魂飛行的力量,去探索月亮永恒更生、亙古長存的秘密。在中國早期的薩滿和他們的道教繼承者們看來,太陽是永恒不變的。在變化的世界裏,月亮掌握著所有的秘密。所以,探索道的秘密就是探索月亮的秘密。而要探索月亮的秘密,就要住在月亮神居住的地方,也即生活在城墻之外——因為那些城墻是人們修建起來以阻擋變化的。

將近五千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國西北的群山裏,黃帝遇到了中國一位早期的道教徒,他的名字叫廣成子。在他們晤談期間,黃帝向廣成子請教長生不死的秘密。廣成子的回答被記載在兩千年以後的《莊子》一書中:

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

——《莊子·在宥》第十一

黃帝從廣成子和其他生活在中國早期文明邊緣的人那裏,學到了道家修行的秘訣。在黃帝統治的百年期間,他反過來又將道教傳遍了中國北方。與此同時,他也為中國公共文化傳統奠定了基礎。每年四月初,在中國人專門留出來為祖先掃墓的那一天(清明節),中國西北的政府高級官員們仍然要祭拜黃帝墓,以表達他們對黃帝的敬意。因為黃帝被認為是中國文化和道教的創始人。

盡管像道教這樣一個散漫的宗教很難說有什麽創建者,但是人們仍然把它歸於黃帝的名下,一來是為了顯示道教的古老性,二來是為了把道教的發展與中國最早的文化英雄聯系起來。但是盡管道教可能在黃帝那裏孕育過,可是在接下來的兩千年裏,它仍然保持著胚胎的形式,直到老子在終南山逗留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才由他把這個孩子交到尹喜的手上。

公元前100年左右,當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時候,以及公元100年左右,班固編纂《漢書》的時候,他們給很多觀點極其相左的軍師、政治思想家、文學人物和哲學家都貼上了道教的標簽。最開始的時候,道大得足以含容天下萬物。在這段“大道”期間,中國最早的歷史學家們將老子列於此類人物之首。

與傳說中的道教創始人黃帝的情形一樣,老子無疑也是在傳播著過去曾經由其他人表述過的智慧。比方說,老子的觀點常常被用“無為”這個詞來概括。但是兩千年前,在黃帝消失於雲間之後不久,據說舜帝僅僅通過面南就實現了他對中國北方各部落的統治。不過,將這種智慧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個榮譽還是應該歸於老子——盡管連老子自己都承認,這種語言實際上無法表達出道的玄之又玄。當然,把老子當做自己始祖的道教徒們宣稱,老子所教導的遠遠不止於無為,他還教給人們修行的秘訣。這種秘訣向來都是通過師父的口頭指點以及借助晦澀難懂的經文傳授給弟子的。那些經文如果不經過師父的指點,人們根本就看不懂。

根據最早的老子傳記,他出生於公元前604年,一生下來就已經須發皓白了。後來他供職於東周都城洛陽,為周王室做守藏室的史官。老子學識淵博,他所掌握的學問中,有一門不尋常的學問就是“禮”。但是對於精神上與薩滿一脈相承的人來說,這門學問也並非有什麽特別了不起的。老子八十八歲的時候,年輕的孔子為了增長古代禮儀方面的學識,特地從魯國趕到洛陽來拜訪他。在《史記》裏,司馬遷記下了老子對來客的忠告:

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老子與孔子會面的故事,還分別以不同的形式記載在《莊子》和其他早期的道教經典裏。除此之外,我們所知道的關於老子的唯一一個另外的信息,就是老子消失在終南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