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酒中有深味

中國人有幾千年飲酒的歷史,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三千多年前,黃酒就成為人們普遍的飲料。約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有了白酒。白酒和黃酒是中國兩種最主要的酒類。

中國的名酒非常多,白酒有貴州的茅台,四川的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山西的汾酒,陜西的西鳳酒,安徽的古井貢酒,台灣的金門高粱,北京的蓮花白、二鍋頭,黃酒有浙江的女兒紅、竹葉青、花雕,啤酒有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等。

對於中國人來說,酒並非僅僅是美妙的飲料,它還和人的心靈密切相關。人們飲酒,不僅是身體之需,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心靈的需要。中國人用飲酒來表現一種生活態度和人生情調;在酡然沉醉的境界中,體驗世界的妙趣;用酒來安慰自己的靈魂。正如陶淵明所說:“酒中有深味。”

酒以成禮

“酒以成禮”是《左傳》中的一句話。幾千年前,酒便成為中國人祭祀必備之物,在人們交際宴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酒與中國的禮儀文化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傳統中國是個農業社會,酒是對在土地上辛勤耕種的人們的饋贈。人們利用收獲的稻谷、高粱等釀成美酒,用醇濃的美酒裝點生活。《詩經》中就描寫了三千年前人們借酒來敬老安民的內容。在一篇表現莊稼人生活的著名詩篇《七月》中,描寫農民經過漫長的辛苦勞作,有了好收成,“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用剛剛收獲上來的稻谷,釀造成好酒,以這樣的好酒給長輩們祝壽。

《詩經》中的《鹿鳴》寫道:“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鹿是吉祥之獸,它在野外悠閑地吃著草,發出和美的叫聲,為宴飲賓客的場面創造了一個背景。屋子裏熱鬧非常,賓客盈門,主人以最美的音樂、最美的酒來款待他心儀的客人。在淡淡的酒香和優美的音樂旋律中,主賓心情和悅。濃厚的宗法觀念和親族間的脈脈溫情在酒中得到了加強,酒成了禮儀秩序的強化物。

父辛爵   西周中期

中國古人強調喝酒時要循禮自制,反對縱酒失德。《詩經》中說:“飲酒孔嘉,維其令儀。”意思是說,飲酒是件好事,但一定要保持好的形象。《詩經》又說:“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意思是說,聰明的人,喝酒只喝到微醺,情意舒暢,又不失禮節。愚笨的人,爛醉如泥,舉止失當,這便違反了禮法。孔子非常重視飲酒時的禮節。他說:“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和同鄉人在一起飲酒,儀式結束後,要等拄著拐杖的老者離席,才能離席。孔子談到君子比武的禮節時又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有德行的人最好不要爭奪,如果要說有爭奪的事,那就是射禮。即使這類比賽,也要先互相行禮,然後登堂,比賽結束後還要互相敬酒。

酒融進人的靈魂

酒和中國古人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關系。“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這是節日聚飲的情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親友送別的情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是邊塞生活的情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羈旅生活的情景。酒成了構築中國古人的生活情景的重要因素。

古代很多仁人志士,他們本是憂國憂民,飲酒又更加激起他們的萬丈豪情。南宋志士王質有《何處難忘酒》詩四首,其中說:“何處難忘酒,生民太困窮。百無一人飽,十有九家空。”所以他高喊:“此時無一盞,拍碎石欄杆。”北宋詩人蘇洵有“壯心時傍醉中來”的名句,南宋詩人辛棄疾有“醉裏挑燈看劍”的名句,都是抒發他們的壯志豪情。

楚漢相爭,項羽被劉邦的軍隊困於垓下。夜晚,項羽聽到四面楚歌,大驚失色,起身在帳中飲酒。有美人虞姬侍候在側。項羽於是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羽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在這裏,酒、美人和項羽的悲歌,都加濃了英雄末路的悲涼、悲壯和悲哀。

唐   懷素   苦筍帖

小說中也有這類故事。《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煮酒論英雄”,曹操的“亂世奸雄”的性格就是在酒所創造的精神氛圍中顯示出來的。小說寫曹操請劉備飲酒,這時陰雲漠漠,驟雨將至。曹操要劉備指出當世英雄有哪些人。劉備首先提袁術,曹操不屑說:“冢中枯骨。”劉備接著提袁紹,曹操笑笑說:“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劉備接著又提了幾個人,曹操鼓掌大笑:“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接著曹操說了他為英雄下的定義:“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劉備問:“誰能當之?”曹操先以手指劉備,後又指自己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借著酒興,把他的不可一世的王霸之心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