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清明上河圖》中的城市風情(第3/3頁)

《清明上河圖》用寫實的手法,表現真實的人和真實的生活,就像你親眼在汴梁城看到了這一切:汴河、船只、虹橋、牲口、街道、酒店、貨攤、風景。這些最普通的人和最普通的生活場景,用不著美化誇張,用不著改頭換面,單憑本色就使人看了愉快,因為這裏滲透著城鄉居民對勤儉、安定的汴梁生活的滿足和美感,滲透著他們對看來微不足道的事物的愛好,滲透著一種毫無拘束的快活熱鬧的氣氛。畫上那些看來是瑣碎的生活細節:大街上一個大人扶著一個小孩走路,肉鋪裏一個小孩正在幫一個胖胖的掌櫃磨刀,一輛輛滿載貨物的牛車和馬車,一大堆大人小孩圍著聽一個人說書,僧侶們在街上與人交談,處處透露出市民們滿足的、散淡的心態,透露出一片寧靜安樂的和諧,令人心曠神怡。街道上四處是休閑的人流,大群的人在橋上觀看,前擁後簇,大呼小叫,就連正在過橋的大船上一個小孩也在跟著大人喊叫。有的人在汴河兩岸看著急速的流水,有的人在城樓下的空地裏悠然地休憩。他們安祥的幸福的神態,就像春天裏緩緩流淌的河流。觀眾會覺得畫中的生活非常舒服、自在。這種安樂和諧的氣氛,這種毫無拘束的快活熱鬧的氣氛,正是《清明上河圖》這幅民俗風情畫的無比價值之所在。因為這種對於安樂和諧生活的幸福感和美感,這種毫無拘束的快活熱鬧的氣氛,正是顯現了人之為人的本質。《清明上河圖》顯示的,就是這樣普通人的本真的美。

清明上河圖城門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