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祈求和平的萬裏長城(第2/3頁)

沒有長城,中國的歷史將會重寫,中國南北民族融合的進程也會大受影響。孫中山說:“由今觀之,倘無長城之捍衛,則中國之亡於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漢時代矣。如是則中國民族必無漢唐之發展昌大而同化南方之種族也。”我們不能不佩服孫中山綜觀歷史的偉大戰略眼光。

中國歷史上,曾形成過所謂長城經濟帶,尤其在長城的數十個關口中,形成了南北雙方“往來長城下”的格局。雖然交流雙方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長城作為一種新的地理因素,重新規定了人們行為的位置,進而進行經濟和文化交流。在很長時間裏,長城兩邊的農、牧兩大經濟體互相依存,長城之內的農業經濟需要長城之外的畜牧業和藥業的補充,而長城之外的遊牧民族對農業經濟的依存則更深,長城成了農、牧經濟的匯聚線。長城的存在造成了新的經濟發展格局。

長城的“精神”

修建長城的艱苦,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無數人離鄉背井,告別了親人,來到北地,長年累月地辛勞,有的人便將生命永遠留在這裏。在兩千多年的時間中,超過億萬人在這裏奉獻他們的辛勞甚至生命,創造出這一舉世罕見的奇跡。漢語中“眾志成城”的成語,說的正是這件事。

在與長城有關的傳說中,孟姜女的故事尤其動人。孟姜女是秦始皇時代的一位女子,她的丈夫去修長城,她在家中思念不已,於是萬裏迢迢去尋夫。到了長城腳下,一位同鄉告訴她,她的丈夫已經死了,屍骨就埋在長城下。於是,孟姜女在長城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一段段長城倒下了。

慕田峪長城一段

中國人在修建長城過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孟姜女的傳說反映了百姓承擔的苦難和內心的辛酸。但不能由此推論出,中國人憎恨長城。孟姜女的故事中透露出對暴君秦始皇的憎恨,卻沒有對長城本身的詛咒。人民沒有理由去詛咒一道保護自己的安全屏障。

長期以來,長城還被中國人當作一種精神力量的象征。巍峨的長城,橫亙在中國的北方,它的存在就說明,眾志可以成城,群體團結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創造人間奇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就有“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激勵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團結奮鬥。

長城的建設,顯示出中國人難以想象的意志力。看今天北京郊外的明長城,高墻在陡峭的山脊上延伸,人攀登上去尚且困難不已,而要在薄薄的山脊上建築巨大的城墻堡壘,它需要付出怎樣的辛勞。當年的施工沒有今天的機械化工具,其艱難程度可以想見,沒有堅強的意志是無法完成的。長城的建設者,絕對不是有人說的是“將自己封閉起來的懦夫”,而是頂天立地的壯士。

長城的美

長城的確是“偉大的城墻”,它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建築。長城的美,就體現在它的雄奇博大上,它不僅縱橫萬裏,體量巨大,而且大開大合,如同一位書法家,在無垠的天幕上留下的壯麗墨跡。

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在創造和欣賞長城的獨特的美。如長城烽火台的設計可以說極盡奇思妙想。為了傳遞信息,一有戰端,在夜晚就舉火示意,在白天就於烽火台上燃起煙火,人們謂之“狼煙”,狼煙四起,在曠野之中繚繚升騰,十分壯觀。

長城是防禦工事,但它不是簡單地建一道單調乏味的城墻,將敵人攔在墻外,它是一個復雜的防禦體系,由城墻、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烽火台等組成。烽火台、敵樓等綿延長城的一個個節點,為無限延伸的城墻注入變化的節奏,造成長城起伏跌宕的氣勢。長城不是直線的延伸,而是蜿蜒曲折,筆走龍蛇,伏脈萬裏。我們今天登上長城遠看,總覺得內心中有一種回環往復的意味在回蕩,無法抑制的情感隨著長城的龍脈而婉轉,我們感受到一種流動的氣韻。

司馬台長城

長城這種跌宕起伏、回旋流動的氣勢和韻味,在司馬台長城體現得最充分。

司馬台長城在北京郊外,是一段明長城。有人說,長城之美,盡在司馬台;司馬台之美,盡在險峻中。

司馬台長城建在陡峭的山脊上,山脊委婉曲折,長城的身段也隨著山勢而起伏,忽而落入深淵之下,忽而躍於山頂之上。它就像一條巨龍,一會兒到一片蒼松翠柏的深山中豪飲山泉,一會兒又到高高的天穹上舞動身姿。

司馬台長城最險處是名為雲梯和天橋的兩段不長的路段。雲梯號稱為“萬裏長城險絕處”,它是單面墻體,有的地方不過半米,人走在其中,兩側為懸崖陡壁,像一個直梯子一樣向上直接躍升,勢如山立。雲梯之上有天橋,長約百米,橋面極窄,真是“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