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祈求和平的萬裏長城

說到中國文化,常常要說到長城。從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16世紀,在大約2200年的時間裏,先後有19個朝代修建過長城,所修的長城累計有10萬公裏以上。三次浩大的長城修建工程,是在秦、漢和明代。現今存有遺跡的主要是明長城,從東邊入海口的山海關開始,一直到沙漠深處的嘉峪關,全長6700公裏,時斷時續,其中北京北郊一段數百公裏的長城保護得最好。

長城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參與人數之多、延續時間之長、工程難度之大,在世界上無出其右。長城在英文中寫作the Great Wall,意為偉大的城墻,這是恰如其分的。它的萬裏身軀橫跨了大半個中國,見證了中國的漫長歷史,也記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和平的願望

中國人為什麽要修長城?在秦始皇時代,每二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參與修建過長城。兩千多年來,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矢志不渝地修長城,一定有它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20世紀初,埃德加•蓋洛,一位英國長城研究者、旅行家,在考察長城之後說:“許多世紀以來,中國人一直在潛心研究和平的藝術,並從心裏鄙視那些窮兵黷武的武夫。”他認為,長城是祈求和平的象征。中國人知道,堆積石塊總比拋擲石塊傷人好,保護生靈的城墻總比掩埋屍體的壕溝好。長城是和平的標志,是人們在和平的願望下修建的。綿延萬裏的長城,包含著這個東方民族要過安寧生活的強烈願望。一個愛和平的民族,實在不願打仗,才會投入這麽多的人力、物力去修長城。中國文化從本質上不富於侵略性,世世代代修長城這一事實本身,就是對這一點的說明。

中國人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爭,戰爭的毀滅性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修建長城有說不盡的艱辛,甚至不少人也因此付出生命。但與慘烈的戰爭相比,人們似乎更願意選擇前者。

長城的修建,與反對戰爭的願望是聯系在一起的。漢代一位不知名的詩人站在長城下,寫道:“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一場戰爭過後,屍橫遍野,驍勇的戰馬都在戰鬥中被打死,只有一匹劣馬在蒼涼的蘆葦叢中嘶鳴。這首詩流傳廣遠,它表達了人民憎惡戰爭的心情。元代詩人薩都剌登臨北京北郊的居庸關,寫道:“居庸關,何崢嶸,上天胡不呼六丁,驅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織天下平,千古萬古無戰爭。”他在長城旁,發出了世世代代無戰爭的祈願。

長城在中國歷史上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冷兵器時代,長城在軍事防禦上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尤其在防禦北方民族所謂“馬背上的進攻”方面,效果是明顯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長城給予民族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它的實際軍事價值比起來有同樣重要的意義。修建長城的人,付出無限的辛勞,他們得到的最大補償,就是得到一個安寧的許諾。他們相信,長城能保護他們的家園,保護他們的家庭的平安,保護他們的收成。處在惴惴不安中的人,又怎能過好生活!

在隔離中融合

我們從一道逶迤萬裏的長城中,不僅看到了隔離,也看到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生存之道。

中國特殊的地理結構和氣候特點,使得自古以來,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發展格局。溫暖的南方以農業為主,而寒冷的北方則以畜牧業為主。南方具有相對發達的農業文明,而北方則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農業文明需要穩定,所以厭惡戰爭。而北方在馬背上的民族驍勇善戰,遊牧生活的流動性很強,畜牧業生產又具有單一性和不穩定性的特點,造成對南方農業的依賴,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常常南下,有時並非出於擴張的需要,倒是出於生活的需要。

中國自兩千多年前的秦代以來,南方居民常常受到北方民族的威脅,秦有獫狁,漢有匈奴,唐有突厥、回紇,宋有契丹、女真、蒙古等等,這些北方民族都曾屢屢南下,南北雙方爆發了激烈的民族沖突。在這種對抗中,南方脆弱的軍隊往往占劣勢。北方遊牧民族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組織性和機動性強,騎兵行程一日千裏,威脅著南方的生存。長城雖然不是萬無一失的保護手段,但畢竟提供了一個具有一定功效的護衛屏障。

長城敵樓

一道高墻將兩種不同的文化實體隔離開來,限制了交流的自由,古代中國人出關、入關的艱難,令人嘆息。長城的隔離對南北文化的交流的確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但是這樣的人為阻隔,又給各自的文化發展保留了一定的空間,將兩種不同文明的沖突降到了最低點。長城的修築,削弱了遊牧民族對中原農業區的威脅,保護了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和先進的生產方式。同時,也逼迫北方民族改變自己掠奪性的方式,發展自己的文明,為雙方之間的文化交融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