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壇:對天的敬畏與感恩(第2/3頁)

圜丘壇全景

敬畏自然

天壇通過巧妙的設計,突出這一建築群的神性,寄寓著敬畏自然的思想。

天壇是一個靠近天的地方。細心的觀賞者,一定會注意到天壇的收縮性結構。這種結構,使人仰望上天,並感覺到自己在通向上天。

圜丘壇的壇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無論你從哪個門拾級而上,你都會感到這是一個不斷被收縮的圓形世界。三層漢白玉台基的最下一層,按照中國人的計量方法為21丈,中間一層為15丈,而最上一層為9丈,到了圜丘壇的平面,經過一層一層扇形分布的艾青石石板,收縮到中間的一個圓石,那就是所謂的天心石,古代中國人認為那裏是天的心臟。祭天的時候,天的神牌,就放在天心石上。接近圜丘,就是一步一步走近天心石的過程,它表達了步步近天的意思。圜丘壇的上面沒有屋頂,而是一片虛空的蒼穹,這就是天。

丹陛橋是天壇中一座長360米、寬30米的通道。走到這座橋的末端,過了祈年門,一座大殿完整地顯現在你眼前,這就是祈年殿。站在祈年殿前的院落中,注視著這座神奇的宮殿,它的收縮性結構更是一覽無余。外部的三層台基之上建有祈年大殿,大殿被高高的楠木柱撐起,上面有三重屋檐,層層收縮上舉,在它的最高處乃是鎏金的攢頂,直入雲霄,通向上天。

天壇   祈年殿

天壇還以數的方式來突出天的尊嚴。民間有這樣的話:“天壇走一走,到處都是九。”“九”在天壇中是個無處不在的數字。中國人對數字的崇拜由來已久,這不光是因為數字中包含著神秘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中國人有以數來表達意念的傳統。在中國人的數字觀中,“九”是天的數。在“十”之下,最大的奇數是“九”,而“十”代表圓滿,中國人一般避免說“十”,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過分追求完美反而招致災難。所以,“九”代表最高、極數、無限。

圜丘壇以天心石居中,向外是九層石板,呈扇形展開,第一層為九塊,而每往外一層就遞增九塊。祭祀時將放在皇穹宇中的“皇天上帝”像放到天心石上,象征著皇天上帝居住在九天之上。如果你登祈年殿大殿,細心數一數腳下的台階,三層漢白玉底座,每一層的台階數都是九的倍數,表示天是至高無上的。

天壇形象地展示出中國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這一思想在今天尤其顯示它的價值。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與生俱來。沒有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沒有未來。對自然存有敬畏和感恩之心,不是無休止地掠奪、瘋狂地索取,而是保護自然,回饋自然,與自然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這是天壇的重要啟示。

祈求百姓安康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展現了中國建築的獨特魅力。它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最中間的四根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間的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時辰;中外層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節氣,再與最裏層的四柱相加,就是二十八根楠柱,代表二十八星宿——那是中國人對星象的概括,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四方。祈年殿頂端的九龍藻井,是一大片精妙絕倫的彩繪。它周長為三十丈,象征一個月三十天。祈年殿中包含著四季、十二月、二十四節氣等等天地運行的圖式。

祈年殿建築結構對於天象和天地運行圖式的模擬,體現了天壇祭天的神聖目的。天壇祭天不是祈求帝世長久,也不是祈求戰爭勝利,而是祈求風調雨順,祈求百姓獲得豐年安康。這是一個神聖的目的。

人與天的交融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天是親切的。雄偉的天壇就是為天人之間的溝通和交融而建造的。

引起人們濃厚興趣的天壇聲學現象,其實就是想象中的人天交流的模擬。

圜丘中心的天心石,被視為天所居之位。站在天心石上說話,那是一個貼近天的心臟的呼喚,你會聽到聲音從腳下升起,從四周返回,宏大的聲音,在這個模擬的天國中回響,那回聲似乎是天在對你說話。我們知道,這是聲學現象。聲音沿著光滑的台面向外傳播,遇到圓周上等距離的欄板,迅速返回,和原聲匯集在一起,形成眾音匯集的效果。

祈年殿內藻井

天壇著名的三音石也是出於人天交流的精妙設計。在皇穹宇殿前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門窗關閉而且附近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站在第一塊石板上擊掌,可以聽到一聲回響;在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兩聲回響;在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以聽到三聲回響。這三塊石板又被稱為“三才石”,象征天、地、人冥冥之中的契會。這也是一種聲學現象,因為皇穹宇下邊的地板和殿門以及殿內神龕上面的殿頂形成了一條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站在三音石上說話,聲音可以沿著斜線直接傳入殿內,碰到圓形殿壁和圓頂後,再返回到殿外,由於聲波傳遞距離不同,所以才會聽到次數不同的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