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這是誰在坑爹?(第3/4頁)

可惜啊,要是開路演會,楚垣夕倒是有信心,主要是對自己發功有信心,把準備好的那些活兒往外一使,就算是說相聲都有觀眾打賞花籃,何況台下是一群投資者呢?但是不能當面溝通,氣場無從散發,就不容易讓人動心了。

這說明人無完人,自己的技能還有缺陷!

整個會務到這基本上就結束了,楚垣夕馬上做收尾工作,也就是把會務的問題進行總結,然後重新對未來進行展望。

這份更適合號召投資人下注的展望其實早就寫好了,寫的是小康經過一年左右的發展,在技術積累、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上都是行業領先的,同時還有一個非常強勢的流量池可以使用,因此目前處於爆發前夜。

對於未來,小康想要成功需要做到幾件事,其中目前可以展望的時獲客成本的降低,以及成功退出補貼用戶的燒錢環節,這是起飛的關鍵。

公司基本上將事情都做在了前邊,不斷的積累讓企業在快速發展中能夠得到完善的用戶系統的支撐。其中在巴人集團改制之前小康的創始人團隊就已經完成了流量池的搭建和變現方式的探索,龐大的私域流量未來對拉新和互動能夠提供硬支持。

提到私域流量楚垣夕開始自吹自擂,說時間倒到兩年前,很難有人意識到私域流量能夠帶來可觀的效果,到了去年下半年本地生活玩家們才開始重視起私域流量。

範圍縮小到便利店賽道中,這個行業就不適合投廣告。去任何平台進行全域推廣本身就是低性價比的行為,也起不到建立銷售渠道的作用,所以才不得不開始運營私域流量,但是因為並不是專業選手,進展很一般。

而小康在這個類目下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只不過因為一直沒有使用這個優勢,所以很多人認識不清,進而影響到對估值的判斷。

最後,楚垣夕在郵件的末端提了一下小康的線上內容。因為線上內容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是要低調的,所以很多投資者都被楚垣夕刻意引導之下忽略了這一點,但是完全不提一下也不合適。

關於線上內容部分,楚垣夕向投資者們承諾已經按照計劃進行了充分的開發,很快就會逐步上線。像前一輪融資一樣,他還是不得不對線上內容遮遮掩掩,為了避免有人刨根問底,最終行文的時候這麽說:關於小康的線上內容部分,其實可以參考外網視頻平台奈飛。Netflix的“內容+渠道”的運營方式不同但能形成商業閉環,而且站住微笑曲線的兩端。

當然楚垣夕不是發發郵件就完了,還對各個投資人公布了時間節點,這一天是2月28號,需要投資者們在3月5日之前給出確定的反饋,3月6號開始做TS。投資條款清單沒問題的話3月9號簽字走手續,爭取在3月14號之前簽認購協議SPA。

這個時間要求著實震驚了不少人,半個月就要走完全部流程的架勢,而且是一對多,這有點飄啊?要知道很多投資機構就算想投,半個月也來不及走完手續,小康可以精確化管理,人家協議得一層層的審核呢。

楚垣夕其實也是沒辦法,時間這孫子他不等人。本來早些開始融資進程也就可以了,結果特殊時期開始不了,這已經是最具備可行性的一套方案。

於是,時間到了第二天,圈子裏就出現了評論員文章,發表在比較大只的投融資自媒體上。不過比較奇怪的是人家目光聚焦在巴人身上,可能是意識到了到底什麽才是小康底氣的來源?

文章裏說:外界對巴人集團的估值過於執著於遊戲帶來的直接變現價值,可能是這部分價值體量較大,因而忽視了巴人賴以起家的自媒體。這確實是很有問題的,目前來看巴人集團的價值遠不止一個巴人遊戲及其被並購所換取的現金。

筆者還注意到巴人信息中的各個關鍵崗位員工都被要求簽署了大額競業禁止協議,協議中排名靠前的多數是便利店企業以及對便利店企業提供toB服務的MCN自媒體公司。

楚垣夕看著這片公眾號推文簡直斯巴達,這特麽是誰這麽孫子啊?這不是赤裸裸的告訴友商們,到巴人集團來挖人呀,這裏有你們需要的人才!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個員工的競對上面寫著哪些企業,這個員工就有較大概率是哪些企業需要的人,競對給出的額度越高,這個員工的含金量就越大。

因此楚垣夕被氣得吐血,心說這是誰在坑爹呢這是?

那時他正在開會,正好朱魑他們已經回來了,終於可以湊起巴人的全部創始人團隊。

小康的融資光靠投資者是肯定湊不齊40億,被楚垣夕視為基石的極為大仙一共拼拼湊湊才湊出不到8個億左右,鄭德報出的數兒是1.5億,要擱往常就是個弟弟,放在小康的B輪裏邊已經是中流砥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