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這是誰在坑爹?(第2/4頁)

大佬說話楚垣夕首先得給予肯定,雖然他有信心下一輪估值就讓小康超過傳聲科技。但那是估值超過,人家根基龐大枝繁葉茂,特別是占據著最有潛力的市場,點滿了線下這個最重要的技能,而股票交易中存在一些只看財務數據用腳買股的投資者,最終的市值是買出來的,並不能反映傳聲的江湖地位。

所以楚垣夕仍然認趙燭江是個大佬。

這回他拉老趙過來鎮場,其實也深入的聊了一番本地生活,可能老趙最終決定投給小康五千萬也有這番懇談的原因。

在非洲開發本地生活服務當然有很多的難題,但楚垣夕是個“旁觀者”,站著說話不腰疼,因此鼓勵他說:“做不做看器量!有統合非洲國民生意的器量就做,沒有就是千難萬難,幹脆別做。”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有了器量也一樣難,非洲那麽多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是不同的,做一國容易,統合一個“天下”何其難也。但是有器量的人,看到這麽多艱難的挑戰就會感到興奮,這才是創業者。

老趙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還是不是一個創業者了,所以最終決定向小康投個五千萬。

此時大佬搭茬了,楚垣夕說:“您說的對,確實應該是共生關系。本地生活產業鏈中,線上平台的主流業務其實是流量模式,拉到大量用戶給平台注入流量,同時向線下商家兜售流量,完成O2O的閉環。這就是O2O平台的主要價值所在。

但是目前平台和商家是地主和佃戶的關系,因為平台都太靠流量盈利了。本來平台應該幫助商家更好的服務於用戶,現在是平台利用流量裹挾商家的居多;本來應該是通過服務於用戶來賺錢,現在是平台跪舔用戶,從商家身上榨錢。平台對流量的管理能力越強,對商家割韭菜割的越狠。

但我不是這麽看的,我把商家看成資源。”

說到這楚垣夕有點尷尬,因為即興發揮一下,發揮到這裏不知道該怎麽說了。不是沒的說,而是不想說漏了嘴。小康有很多東西應該是裏程碑6走完,把旗幟大張旗鼓的豎起來之後再說,之前要做咬人的狗,就不能叫。

所以他只好把話往回收:“小康建立了一個易用而且功能充分的用戶體系,像移動互聯網產品一樣吸納用戶,肯定不是僅僅為了門店賣貨的對吧?那性價比就太低了。我們也是要以國民應用的目標去努力的,否則何來的3000億估值呢?”

這個話讓人浮想聯翩但是一點實在的都沒有,使得很多投資者感到氣憤!

但徐欣和袁苜的腦海中都不由自主的復現出了小康線上內容對應的現實地圖。在那張圖上有大量的節點,有用戶們通過城市寶藏玩法眾籌出來的各種場館、會所,這是貨幣循環的閉環口。有用戶們投資的各個虛擬商家和實體店們相對應,這是對移動支付的有力支撐。

這麽美麗的地圖上,商家都已經上了小康的車了,就不能依托小康的流量做點O2O了?

黃團的用戶是流量,小康的就不是?沒那個道理啊。更何況AI群主的功能是這麽的靈活,楚垣夕也有提供企業服務的計劃,還是開放開發者接口的形式,以這種可拓展性,隨便比劃兩下就是O2O了吧?

關鍵是他們都知道楚垣夕計劃中小康是有配送到家業務的,只是現在沒開而已。

這些拼圖湊起來那不是妥妥的跟黃團他們是競爭關系嗎?而且還不是一般性的競爭,是帶有深深惡意的。特別是徐欣能夠清晰的感受到楚垣夕的惡意,大佬都是講維度的,都是努力站上高維,然後回頭打低維。

但是別人往高維上鉆的時候都是非常努力非常公開的鉆,靠實力把競爭對手拉垮,楚垣夕這是偷偷摸摸的建立起一套龐大的體系,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鋪出去,讓人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楚垣夕才把商家視為資源而不是韭菜,韭菜是用來割的,資源是用來給自己添磚加瓦的,不一樣。

這得是何等自信才敢制定這麽瘋狂的計劃?要知道別人公開自己的努力不但是給競爭對手以壓力和動力,也是給自己留余地,楚垣夕這套系統和推廣一旦沒有達到預期,面臨的就是全面的衰退。

這個思維鏈路使得徐欣糾結起來了,到底是應該多投一點還是就此止步?風險和機會並存的時候最痛苦的就是沒有參考物用來錨定,前途一片茫然。

但是直覺也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本來楚垣夕都已經說完了,徐欣忽然補了一句:“之前我說追加兩億有點少了,我再提高兩億,到四億吧。”

說完她對楚垣夕苦笑一聲,似乎在說再多可就真拿不出來了。

這倒是讓楚垣夕挺意外的,原來她還有啊,不是沒有了?那是不是應該繼續努力再榨出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