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供應鏈的問題很嚴肅(第2/3頁)

這樣看來他們的互補性其實很高嘛。就不知道他們做生鮮電商有沒自己的供應鏈資源?

想到此處,楚垣夕一擡頭,發現袁敬和袁苜都在等自己,楊健綱跟在旁邊,土包子一樣四處看,因為一個認識的投資者都沒有。

“哎楚垣夕,那個是不是Qi啊?”

楚垣夕一擡頭,學者氣質盎然的Qi就站在前面不遠處,袁敬帶著袁苜也湊過去了。

“噢,是。他現在也做投資了。”

“我知道我知道。矽谷裏少數能沖破天花板的華人精英啊。”楊健綱看到偶像一樣的表情,主要是Qi這個人實在太厲害了,華人攻城獅中的傳奇,AI界名義上的一哥,一般創業者都會有崇拜的心理。“他開的創業營其實我本來想報名來著,唉……”

楚垣夕心說唉個啥啊?幸虧那事黃了,不然豈不是要占用大量的時間?您老先生現在還有這閑工夫?這是操練的不夠啊!

楊健綱注意到的是Qi,楚垣夕注意到的是Qi身邊的創業教父李教授。李教授在創投圈可謂大名鼎鼎,主持實幹大本營攻城略地碩果累累,而Qi只是個新兵,楊健綱居然只認識後者。

不過不認識也好,楚垣夕倒是認識,不但認識還在微博上隔空交過手,略微試探了幾下之後互相出重拳打對方的下三路。只是楚垣夕出其不意的一拳直接把李教授重資的深空數據給打爆了,這場超視距的戰鬥才戛然而止。

這是去年年底的事情,反正年初李教授沉默了至少有三個月,往日裏踩紅毯上論壇才是他的主要工作模式,那三個月不見人影,一時間眾說紛紜。只是楚垣夕心裏很清楚,奪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幾十億的估值說爆就爆了,還要按出資比例承擔有限責任,過節不是一般的大,輕易是過不去的。

後來實幹大本營的人還在他融資路演的時候跳出來挑刺,被徐欣大佬拍了回去。這不是仇恨的終結,只是仇恨的開始而已。

袁敬其實也知道這档子事,不過這個場合沒必要表現出來,因為他知道待會按大會流程,開場白之後第一個環節就是投資者論壇。他和李教授以及Qi都要上台去聊天,然後被上千雙眼睛圍觀,其中李教授和Qi肯定是主角,自己至多算個陪襯。

實際上這個論壇沒有一定咖位上不去,袁敬本身的咖位還差著档次,但是今年自媒體投資是熱點,而在自媒體領域裏做出類拔萃投資case的就屬鄭德比較醒目,前有巴人娛樂一炮而紅,後有杜爽打雞血一樣以996的精神進行實操,下餃子一樣積小勝為大勝,鄭德的總裁上這個論壇勉強夠格。

很快論壇開始,開場白過去之後袁敬往台上一坐,忽然看到本該是楚垣夕的位子居然空了,只剩下楊健綱一個人坐臥不寧。

但這時候他已經坐正了,再看手機不合適的,只好在主持人一番介紹之後安然等待捧哏。

這一場上台的是六位投資機構的總裁或者合夥人,外加一位主持,另外三位也都是圈內大佬。光路投資以做互聯網消費的天使投資為主,總裁周衛;魔都聯席資本什麽階段都投,但是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和醫療器械領域,董事長劉澤宇;嘉晨才智是個成立只有不到三年的早期基金,只投TMT領域,而且只投A輪,首席投資官名叫李冰。

這場論壇名字叫做“VC投資的大聲疾呼”,台上六個嘉賓要麽是天使要麽是早期,只有聯席資本有一些PE的業務。其中Qi是最引人注目的,因為他頭上光環特別亮,但又是投資圈標準的新丁,所以主持人也不墨跡,第一個問題就拋給了他:“您掌握著一支頗具規模的基金,但是剛剛入場布局,您認為自己的優勢在哪裏?”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台下聽眾,包括台上的袁敬,都以為他的答案會落在科技領域,特別是AI,因為Qi本人的標簽如此,到現在都是拼多多的科技顧問。沒想到他認真的說:“在於我能給創業者帶來的能力提升和價值。說的具體一點,我的價值就是在創業早期,手把手的指導創業者,就像導師輔導博士生寫論文一樣。”

主持人眼珠頓時亮了,沒想到一上來就是高能?“我記得李教授說過,‘創業’和‘導師’這兩個詞本身是互斥的,所以比較反感別人尊稱他為‘創業導師’。今天李教授正好也在,您有什麽看法?”

袁敬心說這就是引戰啊?不過他倒是挺驚訝於Qi的論調的,這時台下的楊健綱分外顯眼,因為楚垣夕幾乎就是手把手的輔導楊健綱,讓他平安度過了最初階段。

李教授很快接過話筒:“我和Qi早就認識,但是可能對‘創業導師’的定義不一樣。真正的創業者不會認為自己需要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