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漫畫作者是誰(第6/7頁)

幹部問題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高興明、張敬原、莊同高三人調出組織部,而且都沒有提拔,高興明是市委常委研究的,人們議論歸議論,終究不能改變些什麽;可張敬原和莊同高的事很快就反映到常友連那裏去了,而且張敬原和莊同高也都通過常書記的秘書找到了常書記。在他們上訪之前,程秘書已經在常友連面前吹過風,因此常書記覺得他們反映的情況是真實的,但是並沒有表態,只是在心裏暗暗同情他們二人。在他印象中,市委組織部的科長們還從沒有這樣平職調出過,無論崗位怎麽樣,都是提拔為副縣處級後才調出的。張敬原和莊同高走後,常友連關上門,給賈士貞打了電話,他很注意說話方法,也很迂回,不希望賈士貞知道組織部的兩位科長找他告過狀。接通電話之後,常友連先是了解一下組織部公選幹部的情況,接著又問機關對當前幹部問題有什麽反映,最後才說出他要說的主題,他說市直機關反映比較多的是兩個幹部科長工作安排的問題。賈士貞把這兩個人的具體情況做了些解釋,並說明在這個時候如果仍然按照過去的老辦法把他們都作為副縣處級安排到副局長或到縣區副職崗位上,群眾一定認為市委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裝腔作勢,是表面形式!那麽更多的幹部就會懷疑市委公開選拔幹部的真實性。賈士貞說,這個事情他並不是隨心所欲,他希望他們兩人都去參加公開選拔,能考上更好,考不上只要正確對待,努力工作,在今後的適當時機,有合適的位置還是可以考慮的。常書記覺得賈士貞講得很有道理,畢竟張敬原和莊同高又不是他的什麽特殊關系,這事情也就過去了。對於賈士貞,常友連還是覺得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市委組織部長,雖然有時候也覺得他改革的力度猛了些,快了些,但是對於一個長期從事組織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是值得贊揚的,也是應該支持和肯定的常。2004年裏,中央頒布了五個,中紀委和中組部又聯合發了一個,通稱“5+1”文件,都是關於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是中央從整體上不斷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他作為市委書記都應該支持賈部長的做法,何況他們之間又有著特別的關系呢!

賈士貞接完了常書記的電話,心中自不那麽平靜,他知道莊同高和張敬厚把事情反映到常書記那裏去了。見趙欣站在門口,賈士貞問他有什麽事,趙欣說:“賈部長,高興明副部長住院了!”

賈士貞立即意識到高興明出了什麽事,人就這樣,這些日子高興明一直憂心忡忡!忙問道:“他怎麽了?”趙欣說:“是腦溢血!”賈士貞說:“到底怎麽回事?”趙欣說:“我只是聽說,後來從側面打聽一下,果真如此!是昨天晚上九點多鐘發生的事。”

一聽說五十歲剛出頭的高興明得了腦溢血,賈士貞當即決定叫趙欣去買些東西,馬上去看望高興明。

去醫院的路上,賈士貞又講起高興明怎麽突然就得腦溢血住院了,司機小苗一邊開著車一邊頭也不回地說:“高部長得病的原因比較復雜,外面傳說也多,有一點是大家都在傳說的,自從宣布他調政協當副秘書長,他就在家沒出過門,天天心事重重,悶悶不樂……”小苗沒有說下去,突然停住了。趙欣說:“哎,人哪,什麽時候才能做到寵辱不驚?想想人家衛炳乾,從市委組織部副科長調到鄉政府當副鄉長不說,還被人千方百計地整,遭了綁架,都沒有什麽,他的心態就很好。”

說話間,已經快到高興明住院的醫院了,車子只能緩慢前進,賈士貞問:“老高得病還有什麽原因?”

小苗猶豫了半天說:“這都是傳說,不知真假,有人說下臾縣委書記喬柏明交代了不少問題都和高副部長有關聯,他怎麽能不緊張,再加上那天晚上一個人心情不好,喝了不少悶酒……”

正說著,車已經進了醫院大門,三人下了車,趙欣提著禮品,小苗捧著花籃。高興明雖然不夠住高幹病房的級別,但是,許是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的余威,他便住在內科病房三樓朝南的單人病房。一進三樓走廊,就有一種安靜肅穆的氣氛,趙欣一邊走一邊看著病房門口的床號,只是腳步特別輕。推開病房只留著縫的門,見病床上的病人一動不動,一個女人趴在病人的腳邊睡覺,唯一能看出點生機的是床頭的氧氣瓶裏不停地冒著氣泡。

賈士貞輕手輕腳地走到床邊,驚醒了睡覺的女人,小苗知道賈士貞不認識高興明夫人,忙介紹著她。這時高夫人不知是傷心還是受到了什麽委屈,頓時淚如泉湧,泣不成聲。賈士貞一時無計可施,只好說些寬心話,隨後看看雙眼微閉的高興明,大背頭仍然梳理得整整齊齊,臉卻如死灰一般,除了氧氣瓶裏不停地翻著氣泡和鹽水瓶一滴一滴地帶著點生氣外,沒有一絲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