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棘手問題(第6/10頁)

掛了電話,賈士貞讓衛炳乾通知幾位副部長到他辦公室研究工作,他決定把市委組織部原來幾位老科長逐步調出市委組織部。前段時間他之所以無法考慮對他們工作安排的問題,那是因為有幾名同志參加筆試。現在分數公布了,只有一名同志成績名列第三名,新的科長們即將上任,原來其他的科長就應該調出組織部。

現在首先要安排的是兩個幹部科長,而且對於張敬原和莊同高安排的問題,不僅影響到組織部內部,甚至會在全市市縣區幹部隊伍中引起很大的反響,同時也將影響到下一步整個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在三位副部長到來之前,賈士貞的頭腦快速地轉動起來,機關幹部科長張敬原四十五歲,大專文化,擔任組織部副科長三年,科長四年,而擔任副科長之前的簡歷卻很含糊,那是過去的事了,賈士貞也不想過於多問。按照以往的慣例,這樣的同志,可以調到縣裏去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也可以在市級機關一般單位任副局長。可是就賈士貞掌握的情況看,市直機關像張敬原這樣的人太多了,有許多同志都是名牌大學的本科生,人們雖然嘴上不說,心裏也在暗暗不服氣:一個同志到組織部過渡幾年,就渾身是本領了!就高人一等了!賈士貞反復考慮後,認為把張敬原調去市師範學院去任辦公室副主任,這個職務算是事業單位副處級領導職務,因為師範學院級別為正廳級;他又想到臾山林園管理處,這個單位是正處級的事業單位,目前缺一個副主任。他想讓張敬原任選一個崗位,也為了讓市委組織部的科長們有一個適應過程,萬事開頭難哪!

賈士貞翻了翻莊同高的簡歷,倒讓他為難起來了,莊同高已經四十七歲,雖然他自己填的是省委黨校本科畢業,可實際上只有初中文化,在部隊當了十多年兵,正連職轉業,當時轉業在市機械廠當保衛幹事,十年前調市委組織部。賈士貞先是想到把他安排到市政府辦公室房產科當科長,雖然職務沒有提升,但是房產科多少有些實惠,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又想到讓他到政協去當行政科長,仍然讓他和高興明成為上下級關系。正當他猶豫不決時,三位副部長幾乎同時走進他的辦公室。

賈士貞把當前組織部幾項工作大體說了一下,然後把逐步調整幾個科長的意見講了講,隨後說:“目前首先要調整的是兩個幹部科長,尤其是莊同高同志,年紀偏大,文化也不高,早點調出去不僅有利於組織部的工作,也有利於他個人的發展。”

賈士貞故意停下來,目光在三位副部長身上看了看。他發現高興明的眼珠子在眼眶子裏四處逃竄,有點像受了驚嚇的魚,臉色變得蠟一樣的黃。賈士貞知道,現在他正在為自己工作的安排而心事重重,提到張敬原、莊同高工作安排的問題,他有些同病相憐的感覺,心情有點像水底下的竹籃子,一旦提出水面都是洞洞眼眼的了。過了一會兒,高興明黑著臉說:“既然所有的科長都公選了,還不如一起把他們的出路都研究了,按照以往的慣例,年齡大一些的在部委辦局安排副職,年輕一點的到縣區委任組織部長。”

賈士貞把目光移到另兩位副部長身上,說:“你們二位的意見呢?”

兩位副部長相互看了看,沒有說話,賈士貞說:“高副部長的意見我不是沒有考慮過。不過,目前我們市正在醞釀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市委組織部把八名科長全部拿出來公選,這就是第一步,下一步將對部分縣處級和機關局級領導進行公選試點。因此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市委組織部必須帶頭維護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而且從我到這之後的觀察,這兩位科長也不宜提拔到副縣處級的位置上。比如莊同高同志,文化程度低,工作態度也存在問題。我曾經讓他把那批考察材料簽上考察人的姓名,可是有幾份材料他拒絕在上面簽名,對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是不積極問題,而是有抵觸情緒。分配他寫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意見,始終沒完成。如果這樣的幹部提拔了,就說明我們組織部沒有原則;如果這樣的幹部都可以提拔到副縣處級領導崗位上去,這對市級機關和本市那麽多鄉鎮黨委書記都是不公平的,也是說不過去的。”

高興明說:“市委組織部的科長提拔為副縣處級這是歷來的慣例,他們和機關的那些科長,鄉鎮黨委書記不能比。至於最近工作的問題,這也不能全怪他,那是客觀形勢造成的!”

“高副部長,在這個問題上我和你有不同的看法,組織部到底什麽地方比其他同志特殊?我們今天已經是二十一世紀,社會在不斷進步,幹部制度要改革,舊的習慣必須打破。還有那些鄉鎮黨委書記,他們具有獨攬全局、決策領導的能力,怎麽就不能和市委組織部的科長們比呢?”賈士貞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