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23頁)

“我是以色列的大衛·加米斯,今年三十四歲。以色列的研究進度恐怕是最晚的吧。”

只剩下布德裏斯沒有說話,秘書長溫和地催促:“該你了,最後趕到的這位。”

布德裏斯冷淡地說:“我是澳大利亞的威廉·布德裏斯,四十三歲,第一屆金牌得主,是你們中資格最老、年齡最大的。至於我眼下的職業就不用介紹了吧,我想你們個個都清楚。其實我們的工作是一樣的,無論是恐怖分子還是武器科學家,職業都是殺人。但你們在殺人時還能當紳士,當社會的精英,而我只能當惡棍。想想這一點,”他惡意地學著姜元善的口吻,“心裏真是不服氣呀。”

客艙陷入了沉寂。布德裏斯說得沒錯,或者說他把一個事實給挑明了:八個人類代表中有六位是社會精英,只有一個是惡棍。這中間有一條無形的界線,一條心理上的鴻溝。布德裏斯顯然清楚別他的看法,所以一直保持著冰冷的敵意。哈拉爾德不由得皺起眉頭,七個人類代表中摻入了這麽一個滿腹仇恨的家夥,這個團隊該如何協調?也許這正是上帝的本意,就像他曾在人類建造通天塔時幹過的勾當一樣?

這時,赫斯多姆心平氣和地說:“據說撒旦曾對上帝說過同樣的話。”

紳士群體的幾個人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布德裏斯冷冷地橫他一眼,準備反唇相譏。姜元善適時地插進來,笑著說:“我覺得布德裏斯先生說得沒錯。從哲理層面上說,凡是研究武器、讓人類能更有效地互相殘殺的人,確實都是惡棍。但其罪不在個人而在社會,是社會需要這些惡棍職業,是人類社會還沒有棄惡從善。不過從今天起我們就要改行了,要代表全人類了。布德裏斯,”他開玩笑地說,“你可得趕緊完成這個身份轉變。”

布德裏斯鼻子裏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副駕駛來通知他們,馬上就要到南極點了,請大家換上保暖服。向窗外看去,眼下正是極夜向極晝過渡的時刻,天色蒼茫,無邊的冰原在薄霧中閃閃發光。極點附近的兩個人類科考站都在視野之外,所以這兒仍可算是未留下人類蹤跡的處女地。“大力神”在一塊平坦的雪原上滑行降落,劇烈顛簸著停下來,在身後揚起漫天雪塵。七個人穿著臃腫的紅色保暖服走下飛機。為了不打擾上帝的清凈,“大力神”隨即便離開了。

七個人並排站在一片冰原上,等著上帝的召見。他們沒有等待多長時間,忽然,大家的目光聚到空中的一點——一個巨大的銀球突然在那兒出現了。它在薄霧中微微發光,球身呈半透明,下部有無數細小的藍色尾焰,就像深海中一只巨大的發光水母。銀球在天空中迅速移動,轉瞬間降落到冰原上。銀球下部,一扇旋開式艙門對著七人緩緩打開,明亮的燈光從艙門中瀉出。七個人都“聽”到一句無聲的邀請:

“請進。”

秘書長懷著忐忑的心情,回身望望大家,然後率先踏出這“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其他七位跟在後面依次走進艙門。門後是一條長長的斜向上方的甬道,下部空空,上部有類似公共汽車拉手的圓環。八個人稍稍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用手拉著圓環吊起身體,甬道隨即自動前行。到這時,他們發現,這個神秘的銀球顯然也是“物質的”,只是所用材料尚不清楚。球內的布局雖然與人類的航天飛機或太空站大不相同,但還是能揣摩出建造者的技術構思,比如說,這個能自動行進的甬道雖然比較奇特,但無非是人類的自動梯,只不過是改為懸掛式而已。他們向斜上方走了約六十米,到了一間扁圓柱形的大廳。這兒應該是銀球的中心吧。大廳高約五米,面積約四百平方米。第一眼的印象給人以上下顛倒的感覺,因為地板上空無一物,只有柔和均勻的燈光,行走其上就如在光霧中行走。擡頭看則有如走進喀斯特溶洞,天花板上吊掛著許多“鐘乳石”,形狀都很奇特,但仔細看看,顯然都是控制板之類的東西,因為上面有按鈕、儀表和閃爍不停的指示燈。不過,把控制板吊在天花板上,就不知該如何操作了。天花板中央嵌著一塊大屏幕,實時顯示著飛球外的雪原。

大廳裏沒有主人。八個人正在尋找著,聽到一句無聲的召喚:

“我在這裏。”

數道目光同時定位於天花板某處,那兒,在眾多懸吊物中間,他們找到了目標——是一只倒掛的類似章魚的生物。“章魚”個頭不大,大約相當於人類的十二三歲少年,只是渾身布滿了皺紋。腦袋相對較大,懸垂在最下邊。兩只眼睛很小,深陷在皮膚的褶皺裏。他(它?)幾乎沒有身體,腦袋之上直接長出的就是五條長長的腕足,所以大致說來,它的外貌是地球上章魚和海星的混合體。腕足前端顯然有吸盤,此刻,三條腕足吸附在天花板上,另外兩條正優雅地揮動著,點擊著控制板上的按鈕。在他的操作中,艙門關閉了,銀球非常平穩地升空,然後懸停在某一高度。從頭頂那塊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外界的雪原急速後退,然後定格於半明半暗的夜空。現在,那條皺巴巴的“章魚”(上帝?)用五條腕足交替抓著各種器物,迅速蕩到某個較低的懸吊物前,然後吊掛在那裏。他的悠蕩動作熟練而優雅,頗像地球上的長臂猿。這會兒,他與八位代表已經接近了,下垂的腦袋比八人的頭頂僅高一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