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既有設施的使用狀況

1

透過往返月球的飛船——西王母五號的石英玻璃窗,妙用雙筒望遠鏡往下眺望著,納悶地自言自語:“不知道為什麽,好模糊,看不清。”

“要對好兩個鏡筒的焦距。”

“沒錯,已經對好了,但還是不行。”

“哪邊不行?給我看看。”

走也從坐在自己膝上的妙手中接過尼康的四十倍雙筒望遠鏡,隔著妙的肩膀向外看。

他先是調整望遠鏡瞳距,眼睛拉近拉遠地嘗試了幾次,之後還調整了視度。

走也以為已經調整得足夠好,但結果還是和妙一樣。慢慢在視野中後移的環形山以及山谷的黑白輪廓還是無法看清。看太久後,眼睛終於疲勞了。

妙在走也下巴底下說:“哥哥。”

“啊,對了,是不是有霧?”

“月球沒有空氣哦。”

妙撲哧一笑。小女孩還懂得開玩笑。雖然只有十三歲,但實際上卻非常老成。

見二人怎麽調都調不成功,坐在三個座位中間位置的鳳船長暫停了和邊上馬船員的交談。

“調試望遠鏡是需要訣竅的。來,給我。”

只見他從走也手上接過望遠鏡後,把它放置在窗戶跟前的空中,輕輕地把手放開。

望遠鏡隨即飄浮在空中。因為西王母五號飛船是圍繞著環月軌道以自由落體的狀態在飛行的,所以艙內是失重狀態。

鳳船長用食指尖非常輕微地點了一下望遠鏡的目鏡。嘗試了兩三次之後,他說道:“好了,你們再試試看。但是絕對不要觸碰它。”

一直在邊上看著的走也沒見著有什麽兩樣。但是,當他按鳳船長說的,不用手去觸碰,而只是臉湊近了觀看後,吃驚地說道:

“啊,能看見了……”

“真的嗎?”

“嗯,非常清楚。”

“給我看看。”

妙正要擡起頭,她的劉海正好碰到目鏡。望遠鏡開始慢慢地向前翻滾。妙“啊……”的一聲,遺憾地抓住望遠鏡。

走也問鳳船長:“您是怎麽做到的?”

“肉眼看過去,月面慢悠悠地劃過眼前。但實際上,西王母五號在離月面平均十萬米的高度,以每秒鐘一點七三千米的速度,也就是以子彈兩倍的速度在飛行。使用四十倍的雙筒望遠鏡,相當於在二點五千米外看一個物體,再加上視線移動的角速度也在擴大,所以圖像就糊了。”

此時,妙已經將長發紮成了丸子頭,而鳳船長索性在妙的腦袋邊上用手指畫著圈圈說明:“飛船大約一點九小時繞月球一周。如果能讓雙筒望遠鏡也用一點九小時繞一圈的話,它就能跟上月面上的物體了。妙,你能做到嗎?”

“只需要輕微地讓它旋轉就可以了,對嗎?我試一下。”

妙試圖讓望遠鏡浮在空中,用手指輕輕地點一下望遠鏡,之後再看,可是任憑她嘗試了多少次,還是以失敗告終。小姑娘嘴上說著“好難啊”,但還是一直在專心致志地嘗試。

鳳船長笑著說道:“沒那麽簡單的。當初,我們向俄羅斯的朋友請教的時候,一開始也愣是搞不定。如果你能在飛船著陸之前做到的話,我就承認你是宇宙飛行員。”

船長說完後便叫上旁邊的馬船員一起開始檢查儀器了。

西王母五號是中國享譽世界的往返月球載人飛船,但其實它是從俄羅斯的宇宙飛船改造而來的。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以往制造兵器和工業機械一樣,先從北部鄰國俄羅斯學習載人宇宙飛行技術,進行改良後才造出了本國的宇宙飛船。

西王母系列飛船的原型是前蘇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為了實現登月任務而開發的禮炮(Salyut)系列宇宙飛船。該系列的大型宇宙飛船長達十三米,重達十八噸,而繼承了它血統的改良版本更是赫赫有名。那就是一九八六年發射的軌道科學空間站:和平(Mir)號。

和平號全長十四米,是由五個筒狀模塊前後左右拼接而成的宇宙空間站。這五個模塊全部以禮炮號為原型。後來的國際宇宙空間站ISS中也能見到禮炮號後代的身影。因為它們可靠、易改造而且使用壽命長。

中國之所以能在二〇二〇年成功制造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載人月面基地,就是因為他們開發出以禮炮號為原型的西王母號。西王母號是大型飛船,擁有寬闊的居住空間,所以將人和物料運到月球上後,可直接作為基地使用。什麽都沒有的中國月球基地換言之就是放置在月面的和平號。

截至今年也就是二〇二五年,中國已經向月球發送了四艘西王母作為“昆侖”月面基地模塊。該基地常年由三人駐守。走也和妙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那裏。

四天前,二人和兩位中國宇航員在中國甘肅省的酒泉宇宙基地搭乘嫦娥號宇宙飛船成功發射上天,嫦娥號宇宙飛船與中國獨立開發的神箭三號火箭以及同聯盟號(Soyuz)宇宙飛船密切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