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見草(第3/5頁)

其中一人這樣回答道。

“可知此地系誰人之府邸乎? ”

女子又問道。

“不是大江朝綱大人的寓所嗎? ”

“若論賞月吟詩,再沒有比這裏更合適的場所了。”

女子答道。

“話又說回來,尊駕深更半夜只身一人前來這種地方,您倒是何方人氏呢? ”

男人們七嘴八舌地回答過女子的問題後,又反過來詢問那女子。

“我本是侍候朝綱大人的女侍之一。昔日眾多曾經服侍過大人的人,現都已各奔東西,死的死,

走的走,如今留下來的就只有我一個人了……“

女子落寞的聲音答道。

“雖然只剩我一個人守在這兒,更不知明天將會怎樣。

然而,我卻打算在此度過余生。“

聽了這番話,來客中竟有漢子潸然落淚。

“剛才聽到有人吟誦《文集》中的詩句,不知是哪位大人……”女子問。

“是我。”

吟誦白樂天詩句的漢子答道。

“剛才您將對句解作‘明月升上中天,高懸在長安城的高樓上,,不過,從前朝綱大人並非如此解讀。”女子說。

“是嗎? ”

“那又如何解讀? ”

眾人興趣盎然,紛紛湊上前來。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那旬詩應該這樣解……”

說罷,在眾人面前,女子清澈的聲音吟誦道:“明月誘人登上長安百尺樓……”

“啊呀,果然有理。細細讀來,確實是這個意思呀。”

“並不是月亮升上了百尺高樓,而是詩人乘著月光登上了百尺高樓。仔細想來,的確這樣解讀更有道理啊。”

男子們無不欽佩,七嘴八舌地贊嘆起來。

“我有一事相求各位大人——”

女子用嚴肅的口吻對大家說道:“我曾蒙朝綱大人惠賜這樣一首和歌……”

“哦。是什麽樣的和歌? ”

眾男子深感興趣地注視著女子。

陰影彌堪惜

月華猶可憐

此宮繾綣處

踏沙且流連(此處指短歌,為日語詩歌( 和歌) 的主流,無韻,分五頓,計三十一音節,故別稱“三十一文字”。

此處姑以五絕形式譯出。)

“啊……”

“從未聽到過嘛。原來朝綱大人還作過這樣一首和歌啊。”。

眾人紛紛議論。

“我想懇請諸位大人鼎力相助,幫我解開這首和歌的謎。”女子說。

解謎——意思就是解釋和歌包含的隱意。

“唉,不懂啊。”

“究竟有什麽含意呢? ”

眾人苦思冥想,女子以悲哀的眼神仰望著月亮。

“煩請諸位大人記牢這首和歌,如果有哪位明了其隱意。務請煩勞大駕光臨此地告訴我一聲。”

靜靜地說完之後,女子在月光中深深低頭致意。

然後,仿佛溶進月光中一般,女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喏,事情經過據說就是這樣了……”晴明說。

“可是,晴明,你又是怎麽知道這件事的呢? ”博雅問道。

“女子消失之後,眾人突然恐懼起來……”晴明微笑說道。

“呀。這女子肯定不是此世之人……”

“我們既然聽她念誦了這首古怪的和歌,如果對其中的謎語置之不理,是不是會發生什麽不妙的事情? ”

大家憂心忡忡,於是想到了晴明。

“今天早上,有人上門來找我商量。”

“原來如此……”

博雅點點頭。

“結果怎麽樣? 和歌的謎底你解出來沒有? ”

“沒有,還沒有解開。不過,我打算去見見那位女子。”

“去田,她? ”

“夜裏去的話,大概可以見到她吧。怎麽樣,今晚就可以去吧? ”

“今晚? ”

“嗯。”

“你的意思是,我也一起去? ”

“要是你害怕,那我明晚一個人去也可以。”

“害怕倒是沒有。”

“那麽,一起去嘍? ”

“唔……”

“去嗎? ”

“嗯……”

“到底去不去? ”

“去。”

“走。”

於是,事情就這麽決定了。

兩人來到朝綱舊居時,已經是深夜。

晴明和博雅一起穿過大門朝裏走去。庭院裏果然是一派荒蕪景象。

“那位女子在不在這裏呢? ”博雅說。

“大概在吧。”

晴明踏著雜草,向前走去。

“你要到哪兒去? ”

“自然是東北方向嘍。那裏應該能發現什麽東西吧。”

博雅跟在晴明的後面。走到舊居後院的時候,晴明停下腳步。

似乎有一個小小的墳墓,埋沒在草叢中。

“喂,把《文集》中的那首白詩讀來試試。”

聽見晴明這麽說,博雅便朗聲詠道:踏沙被練立清秋……

詩句尚未全部詠完,草叢中便出現了一個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