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物語 二(第2/2頁)

我們並不清楚那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帝既然能由此出題,很顯然篁也未必沒讀過吧!連如此罕見的書都讀過,篁的學識教養真是深不可測啊!

「那麽,這個又如何呢?」

嵯峨天皇再度提起筆,寫下這樣的一排字:

「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

原來連續寫了十二個「子」字。

「貓之子、子貓、獅子之子、子獅子。」(譯注:日文讀音為NEKONOKO KONEKO SHISHINOKO KOSHISHI)

篁依然流暢地讀出來。

因為「子」字在日文中的讀音有「NE」、「KO」、「SHI」、「NO」四音。

至此,嵯峨天皇也不得不折服。

「篁啊!朕真是不如你!」

被如此贊美,篁的臉上沒有絲毫的喜悅。

只是默默地垂著頭而已。

小野篁――

縱使愛惜其才,大概也是一個令人退避三舍的人物吧!

然而,才華卻不斷地從他身上洋溢出來。

嵯峨天皇並非喜愛這個人,而是愛惜他的才華。

承和三年――

擔任遣唐副使的篁,七月二日從築前(譯注:約位於現今日本福岡縣的西北部)出發渡唐。

卻遇上暴風雨而發生船難,渡唐不果。

翌年,也就是承和四年,篁再度搭乘遣唐使船,卻又遭遇暴風雨,依然無功而返。

又過一年,篁於承和五年第三度搭乘遣唐使船出使。

總共四艘船。

大使藤原常嗣。

副使小野篁。

然而,當大使乘上第一艘船時,卻發現船板有個破洞會漏水。

大使於是改搭原本應是副使乘坐的第二艘船,命篁坐第一艘船。

篁對此深表不服,因而不肯上船。

以己福利代他害損,

論之人情,

是為逆施。

既無面目,

何以率下?

篁如此說道,結果仍是未能渡唐。

不僅如此,他還寫了一篇〈西道謠〉的文章,諷刺遣唐任務,並故意送交朝廷。

這篇文章並未留存下來,其內容如何只能作推想,恐怕是相當辛辣吧!

《續日本後紀》記載,指這篇文章為:

「其詞牽興多犯忌諱。」

嵯峨太上皇大為震怒,將小野篁流放隱岐國(譯注:今島根縣外海的隱岐島)。

承和六年,篁被剝奪正五位下的官位,貶為庶民。

從攝津(譯注:今大阪一帶)的難波搭船前往隱岐國時,可以從篁的臨行歌中讀其心情。這首歌收錄於《古今和歌集》:

謹告都城之人,海人之舟,馳向海原八十島!

承和七年,篁獲得赦免,重返都城,恢復正五位下的官位。

官位遭奪,在當時的宮廷裏如同被宣叛死刑。篁卻認為當庶民只是一時,反而趁此機會隨心所欲地到處遊玩。

這件奇怪的復位案背後,也許有什麽看不見的力量使然吧!

關於篁入唐之事,出發三次,三次都因故而未能順利成行,難不成也是背後有什麽力量所造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