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我就是想知道你是怎麽想的……(第3/4頁)

“首先,主人公名叫代號k,他是被人追殺來到了這裏,此後隱居深山進行創作,得到了他崇拜的大作家的指導,大作家有個兒子,年齡應該很小,和大作家關系不怎麽樣。”

至於不親近的原因,她們當然不知道。

“錄節目的第二天,也就是故事裏的十多年以後,代號k出版了書,大作家患胃癌去世了。我們找到了一張報紙,報紙報道大作家去世,把所有的錢都捐去做了慈善,這說明後來寄信的人不是大作家,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是他兒子。”

“親爹沒有留下財產,兒子就把主意打到了代號k身上,冒充大作家,寄信找代號k借錢,最後代號k不堪重負,不想借了,就離開了草房。”

工作人員笑問:“照你們的說法,這個時候代號k知道寄信的人是誰嗎。”

駱詠琦和宣怡對視了一眼,不太確定地說:“不知道,否則他不會借。”

-

沈聽河和季聞夏這邊講述的故事是最豐富的,當然,也是最不像個懸疑故事的。

沒有兇殺案,沒有雙重人格,一切都按照最符合現實的邏輯去推測。

沈聽河是這個故事的主講人,季聞夏就在一旁聽,順著他的邏輯走。

“故事開端,男主人公代號k是一個作家,他患有抑郁症,不喜歡接觸人群,所以在偏僻的山裏獨居,甚至出於抑郁症的緣故試過『自殺』,不過最終沒有『自殺』,把刀丟到了山裏。”

“他喜歡寫小說,給出版社寄過手稿,但都被退回了,沒能成功出版,而大作家看見了他的小說後,非常欣賞他,就經常給他寄信,指導他寫作,如同伯樂。”

聽到這裏,季聞夏眼皮擡了擡,可能是想起了沈聽河說他曾經也有這樣的前輩。

沈聽河仰頭回憶這三天以來找到的線索,邏輯清晰地道。

“在得知他生活貧窮後,大作家甚至寄了兩三萬塊錢給他,而他不想用這筆錢,就一直壓在了床板底下。就這樣年復一年,這期間k知道大作家有個前妻,他前妻帶走了兒子,因此小兒子並不親近他。”

“十多年後,大作家的前妻去世,兒子還需要人照顧,輾轉到他身邊,品『性』惡劣,此時大作家已經查出胃癌晚期,身體每況愈下。同一時間,代號k開始每個月都收到了大作家借錢的信,代號k將錢寄了出去,一寄就是很多年。”

“事實上,主人公k早就知道大作家去世了,對方是大作家的兒子,是欠了很多債來找他借錢的,k給他寄錢只是出於報恩。”

“報恩”是沈聽河一直提起的詞。季聞夏注意到了這一點。

“後來他醒悟了,即使是報恩也要有個限度,不該讓自己的生活陷在這裏面,就搬離了草房,唯獨留下大作家曾經資助他的兩三萬塊錢,興許哪天大作家的兒子找來了會發現。”

沈聽河:“這就是整個故事,關於報恩的故事。”

-

三組嘉賓錄制完還原故事的環節以後,真相揭『露』。

綜藝節目的主持人依次放出每組的陳述片段:“現在,我們來見證每個組的故事匹配度。”

“——先是方延和何宴這組。”

方延組還原故事的片段播放在了大屏幕上。

駱詠琦:“方延,你們居然連雙重人格都扯出來了??”

宣怡笑說:“如果不是我們後面找到了別的線索,我都快被他們這個故事說服了,太能扯了。”

方延:“聽說沈哥和聞夏最後一天都沒找線索,在那裏春遊呢。”

聽見方延說“春遊”這個詞,季聞夏笑彎了桃花眼,忍俊不禁道:“最後一天真沒有什麽線索好找的。”

方延:“嘖!”

這兩人,公費春遊。

片段播放完畢後,大屏幕上出現了大寫的數字和符號:0%。

宣怡哈哈大笑:“你們倆玩三天玩了個寂寞吧!”

方延:“……”

駱詠琦和宣怡這組還不錯,整體故事連得起來,經過節目組判斷,得了“50%”這個數字。

宣怡:“怎麽才50%,錯在哪裏了,難道不是追殺嗎?!”

主持人:“你們漏了很多點,包括k的抑郁症,k知道寄信的人等等。”

駱詠琦一愣:“還有抑郁症?”

主持人沒有做過多的解釋,笑說:“幹脆直接來看沈老師他們組的標準答案吧。”

方延詫異地看向沈聽河:“你倆猜出來了?”

季聞夏說:“不是猜出來的,我們找到了舍曲林片,抗抑郁『藥』。”

方延好半晌才憋住了臥槽兩個字。

沈聽河的故事是所有組裏還原得最縝密的,顛覆了方延和駱詠琦他們這三天的認知。

看到最後,方延不可思議道:“你們兩個怎麽會連床板底下有錢都知道,這地方一般沒人去翻吧!”

季聞夏正一臉復雜,猶豫著要不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