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我就是想知道你是怎麽想的……(第2/4頁)

在這件事上,沈聽河猜對了。

傍晚,新一輪時間線刷新。

兩人回到草房時,草房竟然已經空空如也,桌椅全沒了,書架上的書也被帶走了,唯獨屋子裏的木板床還在。

草房空空如也,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線索。

“k果然離開了這裏。”

時鐘滴答滴答轉向十點。

季聞夏說:“看來今天我們連線索都不用找了,整個草房都空了。”

沈聽河說:“還有一個地方,床底下。”

季聞夏正想說人都走了怎麽可能不帶走錢,一邊朝屋子裏走:“我去看看。”

他掀開了凹陷下去的床板,就看見木板床底下仍然放著那兩三萬。

“為什麽k會把大作家給他的錢留在這裏,而不是帶走。”

“因為他已經不想給大作家的兒子寄錢了,但如果有朝一日那人找上門來,床板下的錢會是最後的那份。”

就當是報答大作家曾經給他的兩三萬,留給大作家的兒子。

然後離開這裏,真正過自己的生活。

如果說之前的線索還能讓季聞夏覺得有理有據,那麽現在的一切都純屬猜想了。

“大作家的兒子又怎麽會知道這裏有一筆錢。”

“等他親自找上門的時候會知道。”

故事戛然而止,誰也不知道大作家的兒子會不會在寄信無果後,為了錢來到這個地方找代號k,然後發現人去樓空,破舊的木板床底下還有兩三萬塊錢。

最後一天,節目組下了狠手,草房裏一點吃的都沒有給他們留,線索空空『蕩』『蕩』。

季聞夏笑說:“看來我們明天又要玩生存了。”

解密對他們來說已經到此為止。

究竟對不對,還得看節目組最後的揭秘環節。

同一時間,另外兩組嘉賓還在極限解密,滿腦子繞在“雙重人格”、“兇殺案”上。

整整一天,季聞夏和沈聽河仿佛郊遊似的,從山的這頭逛到了山的那頭,止步於“三天三夜鎮”指路牌前,季聞夏揶揄道要是從這裏走出去,節目組的工作人員會不會把他們趕回來。

他們去溪裏捉魚,摘了野果子吃,怕吃壞肚子,才漸漸停下。

晚上走到草房時,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開車出現在了空地上,等候已久。

工作人員笑說:“恭喜你們,你們現在正式結束了為期三天的沉浸式故事體驗,帶上行李上車吧,然後記得做好準備,下山後我們會直接開始還原故事的環節。”

兩個人此行沒有帶多余的東西。

季聞夏甚至連車都沒開來,當時想著反正就帶幾套衣服和一部手機,結束後於冬會來接,就幹脆連車都留給了於冬。

下山路依然漫長。

這回節目組沒有蒙住他們的眼睛,他們可以看見一路經過了哪些地方,很快車就經過了“三天三夜鎮”指路牌,疾馳在山路裏,直奔十公裏外,最後停留在了那棟郊區大別墅門口。

季聞夏忍不住揶揄道:“原來三天三夜鎮就是這棟別墅,起了這名字,形式感還挺強。”

方延和駱詠琦他們組依次抵達別墅。

郊區大別墅裏有臨時搭建的台和休息室,基本設備都齊全。

三組嘉賓進入節目組布置好的休息室,開始錄制他們通過這三天找到的線索得知的故事,這個錄制片段很快就會在台上放出來。

-

方延和何宴面對鏡頭。

方延:“我們最終覺得代號k和大作家是同一個人。”

何宴:“雙重人格。”

方延:“對,雙重人格,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麽大作家。他們是同一個人,帶血的刀是一個人格想要殺掉另一個人格,原本代號k是主人格,大作家是副人格,所以墳墓上的字才是‘代號k的父母合葬之墓’,而我們所有人就是以代號k的視角進入了這個故事裏。”

何宴:“新聞裏不是說過嗎,一個人的人格可能不同年齡甚至不同『性』別。”

方延:“至於那個兒子,是代號k臆想出來的,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所有的信件和出版書都是代號k雙重人格寫出來的,他想要讓‘大作家’人格消失,所以‘大作家’最後一封信說自己胃癌晚期,相當於告別。主人格代號k潛意識覺得‘殺掉’副人格太愧疚,就時不時冒出副人格以借錢的名義出現。”

何宴:“最後他意識到自己擁有雙重人格,離開了草房。”

-

駱詠琦和宣怡這組的情況不容樂觀。

她們第一天出去找線索,只找到了一封代號k寫到一半沒有寄出去的信,信上內容大概是感謝大作家的指導,認為大作家可以給他四歲大的兒子偶爾送送禮物,小孩子都好哄。

以及,在草房前,她們掀開雜草堆,發現遍地都是血跡。

“我和宣怡找到的線索不多,但應該還是還原一部分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