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喜憂參半

太清靈慧細點店開張的第二日生意依舊紅火。

店鋪九點開門八點半掌櫃多寶便拿了號碼牌請顧客們排隊了。

等店堂一開大家一看水牌又多了幾樣點心忙問:“掌櫃的今日多的這幾樣都是什麽點心?”

“也是神仙吃過的麽?”

有認識字的已經念出新點心的名字:“泉聲”“松嵐”,還有人跟周圍的群眾解釋起來,“嵐乃山中霧氣也”……

瑤光聽到幾個學子在門外掉書袋引用各種詩詞猜測這兩種新點心會是什麽味道不知和昨天堪稱仙露、仙釀的幾味甜點相比如何,她不知道薛娘子、吳嬤嬤什麽感受,反正她是有些尷尬的。

很快,排隊群眾的議論聲中出現了不和諧音。

一個人尖聲怪氣地說:“哼,我倒要看看這兩百多錢一個的果子是個什麽好法!兩百八十文?!能買十多斤裏脊肉了!就那麽兩口……”

又一個人酸溜溜地說:“我昨個兒倒是買了一盒,吃起來也不怎樣,要我說,和涼糕、涼粉也差不多只是那果子瞧著更好看些,一碗涼糕才十五個大錢……”

這人還未說完,旁邊就有好多人起哄道:“張大你家的涼糕、涼粉要是能做成這樣子也盡管掛牌子賣兩百文呀!”

“你們聽他胡扯!誰沒吃過涼糕涼粉啊?涼糕涼粉那是什麽口感?尤其張大家做的,去年夏天我吃他家的紅豆涼糕,一口下去就啐出來了,熬紅豆時擱的堿塊都沒化!”

“對啊張大,你若是吃著不好為何今日又起的大早來排隊了?”

“我願意,你管得著麽?”“哼,怕是想偷師吧?”

這些早起來排隊的許多是翠溪鎮上的人,買來吃個新鮮,另外一些人則是昨日到的香客,住在鎮上,這時聽旁人說這人家裏原是做涼糕買賣的,也就一笑,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這時吳嬤嬤出來瞧熱鬧,跟瑤光一起站在店堂後門邊上往人群裏瞧了瞧,悄悄說,“娘子,這裏好幾個人是鎮上酒樓的,還有那張大,開著一家小飯館,夏天也賣些涼糕綠豆湯之類的吃食。”

同行是冤家。這些人排隊來買她們的點心,當然不是來捧場的,怕是想拿回去琢磨琢磨,自己也做來賣。畢竟,二百多錢一個的點心,貴得沒邊了。

瑤光暗暗嘆口氣,皺眉回後院了。對於老郡主她們將果凍的價錢定得這麽高,她是很惶恐的。可是大家似乎都認為這個價格是合理的。她只能告訴自己,她不能以現代的經驗來判斷。

在現代,果凍是隨便哪個超市都能買得到的零食,要是有人跟她說一塊果凍賣一千塊,她非得罵人不可。

可是——想想吧,拿破侖做皇帝宴請賓客時給自己特意準備的是鋁制餐具,而賓客們用的是銀餐具,為什麽?因為在當時,鋁是比銀更難得的金屬,拿皇認為只有這種比銀更輕盈的金屬才配得上自己的身份。獨一份。連皇後都沒。

再想想玻璃制品,在前朝,同樣大小的碗、盤,玻璃的比金的、玉的、瑪瑙的、水晶的可貴得多了,直到一百多年前,有人搞出了大規模制造玻璃的技術後,玻璃制品的價格才暴跌了。但是,現在誰家要是有一面一人高的穿衣鏡,或者和瓷盆差不多大的玻璃碗,那依舊是一樣寶貝。為什麽呢?因為直到今日也沒人能進一步改進玻璃制作的技術,能造出的玻璃尺寸有限,比合掌還大的已是極限了。這就是為什麽韓瑤光1.0有許多水銀靶鏡,鏡台,但是練功房裏卻依舊用銅鏡的緣故。

瑤光記得高中時學過,要做出又大,又平的玻璃,要用浮法玻璃制作法,原理是將玻璃熔漿倒在熔化的錫液上。這技術新中國建國後許多科研人員和工人攻關了多久才搞出來的,研制過程中燒傷了很多工人,瑤光自忖自己一個藝術生,一知半解,就別瞎搞什麽改進玻璃技術了。

唉,她搖搖頭,把跑遠的思緒拽回來,當物品擁有了“稀有”這種品質時,就很難再衡量它本身的價值了。

讓她擔憂的是,制作果凍的“秘方”技術含量可遠遠比不上制造浮法玻璃。就像那個張大所說,果凍和糯米粉、綠豆澱粉、紅薯澱粉所做的涼粉涼糕大差不差,缺的只是一樣明膠所做的凝固劑而已。

她實在擔心,假如有一天有別人想出了這法子,也做了果凍,那她們的店可怎麽辦?

這個是她控制不了的。

她能控制的,一是盡量保守秘方,謹慎再謹慎,二則,盡快增加店裏的供應品種。果凍是最貴的一類點心,還要有中档、低档的才能把生意支撐起來。

所以,今天早上她就沒再提請老郡主、宋李兩人幫忙定價的話,和薛娘子、吳嬤嬤商議後,給兩樣新點心訂了價錢,一盒裝十二塊,每盒比太清宮最貴的蝴蝶酥再貴點,蝴蝶酥一包也是十二塊,要六百錢,她們的餅幹還加了個細竹篾編的竹盒子,一盒八百錢,賣相可比太清宮那種用麻紙麻繩加一塊紅紙的包裝能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