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十面埋伏石破天驚(第2/3頁)

看著裴行儉驀然變得冷肅的面孔,範羔心裏急轉了幾圈,想到麴世子要將局面激化的再三叮嚀,斟酌了一番詞句,這才回道,“是否屬實下官也難以斷言,只是郭都護在時,課戶從不曾拖欠過稅賦。”

人群中不由“嘩”然一聲,人人看著範羔的眼神都變得有些不善了,聽這一問一答,裴長史明明是不知就裏,但他範城主難道還能夠不知道?這般一說,是打算像那個郭都護一般抄家拿人的催逼錢糧嗎?

範羔聽到這一聲,心裏知道不好,剛想再開口,裴行儉已轉頭卻看向了適才開口的周村正,“敢問這位老丈,便如範城主所言,同樣是這些賦稅,為何郭都護時不曾拖欠,郭都護一走,才六七年光景,竟拖欠了半數以上?難不成真是後來的兩位都護心善,有刁民成心相欺?”

周村正聽見範羔的話,原就憋了一股火在心裏,聞言抗聲道,“郭都護在時,的確不曾有人膽敢拖欠稅賦,只是不少人家幾年裏便窮得精光,還有人索性做了逃戶,或是托身於官宦人家為客戶謀口飯吃。柴都護到時,也曾登記過各家產業,見實在無法催繳,才容大夥兒緩了一緩,這三四年間麴都護仁慈,我等才略積了些米糧錢帛,長史既然也令人登記過,不妨看看,有幾戶人家不賣掉牛馬田園便拿得出十幾石糧食、兩三匹布帛?”

裴行儉皺眉道,“裴某也曾聽聞西州不甚適宜種桑養蠶,庸之一項原是艱難些,只是每丁百畝田地,這一年四石的粟黍,為何也交不出來?”

這聲一問出來,人群中立刻有無數個聲音叫嚷了起來,“哪裏有百畝的田?”“那沙丘也是做得數的?”“我們這裏,有十畝便不錯了!”

裴行儉目光看向了眼前的眾村正,眾人忙點頭不叠,“正是,當年郭都護均田時,是將沙丘荒漠之地也算上,真正能種之田地,別處或者還多些,我們武城這邊,一丁不過十畝而已!”

裴行儉沉吟半晌,轉身直視著範羔,“範城主,若是此言當真,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置才好?”

範羔自打適才說了那句話便有些後悔,聽見這一聲問,心裏倒是篤定起來,裴行儉以為這樣一來便可以把火燒到他的身上麽?這樣的場面世子早便料到了!當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請長史明鑒,村正所言,的確並非虛言,這也是麴都護四年裏只收三成租庸之故,然而今時不比往日,軍糧籌集事大,若是聽任租糧、地稅拖欠下去,則軍糧如何著落?沒有軍糧,您身為西州總攬政務之長史,如今又負責清繳賦稅之重任,一旦上面追究下來,此等責任長史可承擔得起?”

“長史此時的確可以放手不催,可試想他日大軍開到,西州倉中無糧,那時長史再想替百姓說話,難不成軍中總管們還能聽任士兵餓著肚子拼殺?屆時長史與西州官員不但要受累,百姓的所欠稅糧還是照舊要如數繳納,且一旦到了那等田地,更是無可回轉,長史的一片體諒之心,只怕反而是害了大家!”

他聲音洪亮,一字字清清楚楚的落在了眾人耳朵裏,剛剛還有些喧鬧的人群頓時便安靜了下來,此事人人心中都有數,但此時聽到範城主如此清晰明白的剖析出來,不由都有些說不出話來。

範羔停了片刻,又朗聲道,“七日前,裴長史曾有令,須在今日之內,開始清繳武城歷年拖欠賦稅,下官這才將武城百姓都召集到此處,也好教他們明白,長史之命不可違,大唐制度不可壞!長史今日或可一走了之,回頭再下清繳之令,只是這番出爾反爾,豈不是教屬下們無所適從?”

“長史,課戶們之欠單在此,家中產業之清單亦在此,您決心早已下,此時又何必再來問屬下?您早收也是收,晚收也是收,便是您不收,來日軍中也會據此而收,您如今猶豫不決,不過是令武城子民心存僥幸,回頭又讓我等更是為難!”

人群裏,許多人的臉色已然變得難看起來,範城主說得再明白也不過了,今天這位裴長史如果不收繳錢糧,日後定然下場悲慘,就算他今天放大家一馬,回頭該清該拿時也絕對不會手軟,適才那番問話,也不過是惺惺作態罷了!那大唐的官員、軍隊,何嘗會管他們西州人的死活?嗡嗡聲中,有些性急之人便往前逼進了幾步,東邊把角那一塊的幾十個打扮體面之人,看了看明顯情緒不對的人群,臉上不由露出疑懼之色,腳下便往外溜出了幾尺。

騷動中,裴行儉一聲也沒有出,伸手按在了那兩疊厚厚的欠單之上。

人群中,幾個大漢相視一眼,其中一人提氣高聲叫道,“大夥兒莫被他騙了!橫豎沒有活路,咱們不如……”他正待要按有人事先吩咐的那樣叫出“把那些欠條和賬簿都搶了燒了,才能不被這些唐人逼死!”裴行儉的身後突然有人走上一步,厲聲斷喝“住嘴!長史還未決斷,你們想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