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截胡(第2/5頁)

如果對方拎的是布袋子,還有可能是想走文藝路線,但這種包……就只能說明她沒什麽錢。

當然,照片還是要發的,但她會強調自己不是“炫耀”而是“分享”:光是去年一整年,她就發了三組在日本的照片,分別是在東京表參道喝咖啡逛街,在千與千尋的取景地銀山泡溫泉,在本州島最北端的青森賞楓。

往常陳凱西家的太太們都是一個類型的:比她更有錢、發跡更早、年紀更大。陳凱西喜歡在一群平均年齡40+的闊太堆裏當最嬌俏的那一個。

無論是多麽費錢的旅行,羅曼都堅持只發一組照片,而且最多曬六張。她覺得定位或者發九宮格都太小家子氣了,至於每次出去旅行就刷屏的,那更是沒見過世面。她中學時代就看遍亦舒的小說,深深信奉那句“真正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別人她讀過什麽書,去過什麽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麽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羅曼不知道她什麽時候更改了選擇朋友的趣味。

這些圖都沒有定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在哪。

“哎呀寶寶你總算到了!我讓阿姨開飯!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我最好的朋友,羅曼,大編劇!她可是有頂流微信的女人!”陳凱西熱情洋溢地吹捧羅曼:“你下部戲什麽時候開拍!那個誰真的會演嗎!那你要帶我去探班!”

經過歲月和見識的大浪淘沙,羅曼留下來的每一條朋友圈都經得起審視:有她在裏斯本單手遮擋陽光的隨性街拍,有她在新西蘭自駕遊的四張組圖,還有她在非洲追逐動物大遷徙的照片。

然後無縫銜接地介紹那個女孩:“這是我在健身房認識的姑娘。太好看了,我一個女的都移不開眼睛,所以忍不住搭訕了。”

羅曼有點自喜:她朋友圈是設置的全部可見,她也不懂為什麽大家要把朋友圈鎖起來,這些美圖可都是她用真金白銀的旅行換來的呀!

羅曼在心裏感嘆,陳凱西的“簡單無心機”人設真是永遠不倒。

剛認識的時候,太太們翻看羅曼的朋友圈,說哎呀寶寶你也常去日本呀。

跟同性關系搞得劍拔弩張的都是低級婊。而陳凱西對同性異性都是一視同仁的誇獎,男人覺得她大度不嫉妒,而只有女人知道,她的不吝贊美裏另有一種微妙的優越感——我早就結婚上岸,你們都不再是我的對手了。

羅曼是例外,她不夠有錢。

女孩大大方方地做自我介紹:“我加你個微信吧。”

她們聊的話題很固定:去瑞士/日本打各種各樣國內拿不到批號的針;抱怨家裏的阿姨和孩子;說不在場的那個貴婦的壞話,混久了會發現她們也互相看不上——爸爸有錢的看不上老公有錢的,嘲笑對方在家裏沒有話語權;老公有錢的,在背後吐槽爸爸有錢的找軟飯男,花老婆錢還要在外偷腥。

“哦,好。”羅曼把自己的微信二維碼頁面打開遞過去。

陳凱西每周都會邀請羅曼去她家吃飯聚會,羅曼一般每個月挑一次去。除她之外,在場的只有其他貴婦們。

好友申請裏,女孩寫著:我是鐘傾城。

就這樣她們仿佛恢復了少女時代的友誼。

那麽……容易被嘲笑的名字,但因為是安在一個活色生香的美人身上,只覺得,很襯她。

羅曼在備忘錄裏打下這段話,備忘錄是她的素材庫——萬一寫劇本的時候用得上。

這是羅曼在陳凱西家吃得最沒勁的一頓飯。

羅曼拒絕承認自己是嫉妒,她覺得自己是……就好像龜兔賽跑,兔子一直很拼命在跑,結果發現烏龜趴在大雁背上直接空降終點,那兔子是不是能氣死?她就是那只倒黴兔子,氣喘籲籲跑在路上的時候,聽到天空傳來親切的打招呼聲,來自一只憨態可掬的烏龜。

鐘傾城是一個中戲畢業,參演過十多部戲,但合計出現時間不會超過120小時的女演員。

……羅曼往下翻,在聯合創始人那一欄裏看到了陳勉。

這兩年娛樂圈不景氣,她窮則思變,搞直播賺點錢。

羅曼借著上洗手間的機會,迅速搜了陳凱西老公的名字陳勉,跳出來的第一條資訊就是:XX平台,先後獲得國內多個頭部基金的多輪融資,估值達9000萬美元;2019年11月,被國內互聯網巨頭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陳凱西跟她親親熱熱地聊羅曼寫的劇,聊圈裏八卦,好不容易聊到護膚,羅曼精神一振,覺得陳凱西終於要假抱怨真顯擺她化妝台上的“不能線上購買只能去那麽幾個全球大城市的線下門店而且店員會高冷地跟你說只能allin全套不然就沒效果”的護膚品牌了——然而陳凱西只是親昵地捏了捏她的臉,說哎呀年輕真好,什麽都不用做就那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