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截胡(第4/5頁)

老師站在講台上一臉目瞪口呆的樣子,羅曼至今想起來還想笑。

她手心微微冒汗,屁股發酸,心跳加劇,坐立難安。

她是上海本地人,又有大提琴特長,所以高考只要過一本線就能被錄取;除了戀愛和打扮,她好像什麽都不放在心上,什麽都是跟著羅曼走;她拒絕一切復雜有深度的東西,現代文學史課上討論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陳凱西站起來說:範柳原一開始是渣男,不相信真愛,他跟白流蘇在戰爭中患難見真情,最後結婚了,說明愛其實深埋於每個人的心底,只是等待一個機會。

她很熟悉這種感覺:讀書時候每次大考,前排開始傳發試卷的時候,她就會這樣。

如果要用這個詞來形容陳凱西,那就是“簡單”。

過去三天,她已經復習完了有關這位“周老板”的一切。

這個女孩就是陳凱西。

百度只能搜到周慕孫,本科港大建築系,還有他名下相關的公司。除此外關於他的消息寥寥。這很正常,有錢人都愛低調,陳凱西還跟她說過,陳勉的一個企業家朋友為了不上福布斯榜而花錢的故事。

女孩笑嘻嘻地說:“那是四年後的事了,先畢業再說!”

當然這個八卦的重點在於,陳勉擁有這個財富量級的企業家朋友,而且說了人家不想上榜,那麽這個朋友或者這筆財富是否真的存在,就變得無從證偽。

“你不怕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嗎?”

可惜了,羅曼喟嘆,甜寵劇本用不上這麽活色生香的素材。

睡她對鋪的女孩子只有很少的行李,所以無所事事地在玩手機,聽到這話擡起頭:“我是大提琴特長保送的,我們藝術特長生就這麽幾個專業可以選。我媽說中文系最簡單,適合我,就來了。”

讀書時候,羅曼是那種連課本上的注釋、結尾的參考文獻都會仔細瀏覽一遍的人,所以她不會滿足於百度上這些泛泛的資料。

報到那天,羅曼一邊整理床鋪一邊問大家:“你們是怎麽進中文系的?我上網搜過了,我們這個專業,畢業後沒什麽對口工作,要麽考公務員要麽去中小學當老師要麽讀研的時候改方向……總之很難混,我是因為高考失常被調劑,你們呢?”

她沒有周慕孫的微信,有也沒用,周慕孫的朋友圈是三天可見毫無內容,她要想辦法挖出他其他的社交網絡賬號。

但羅曼心裏清楚,她跟陳凱西完完全全是兩種人。

她在微博上搜周慕孫,顯示“抱歉未找到相關結果”;她翻找跟自己互關的陳勉的關注列表,也沒有可疑的ID。線索似乎斷了。

大學四年,羅曼幫陳凱西上課簽到、復習時毫無保留地借給她參考資料;而陳凱西周末帶著羅曼逛街,手把手教會她化妝和打扮。她們上傳了很多合照到人人網上,有人喊她們是“中文系雙生花”。

這時手機振動,是陳凱西的消息,她發來周慕孫那個會所的大眾點評鏈接,另附冷冷淡淡的兩個字:地址。

陳凱西是羅曼的大學室友,倆人一度形影不離。

羅曼噗嗤一笑,覺得陳凱西還是替周慕孫裝逼了。這個會所是他名下的,但並不是不對外營業啊——

直到下午4點,羅曼才回復說:“好呀。”

等等,羅曼突然來了靈感,既然會所營業,那麽可能有官微,官微應該會關注老板。

三天前,羅曼在上午10點收到陳凱西的微信:寶寶你晚上來家裏吃飯嗎?

她迅速在微博搜索會所名字,果然有官微賬號,可惜關注的37個人裏,無一例外都是耳熟能詳的名人,沒有周慕孫。

但她只是語氣輕快地說:“好吧,那寶寶你們先吃~我也快到了。”

羅曼不死心,在實時微博裏搜。好在這個會所確實接待人數不多,減少了羅曼的工作難度。

羅曼沒想到,她跟陳凱西,真真假假十年友誼,最後陳凱西才是最見不得她好的那個人。

幾乎所有的打卡微博格式都是一樣的:環境、菜品的照片,另附聚會照和自拍,沒有人提到老板。

羅曼把手機拿遠點,輕聲罵了句“婊子”:陳凱西故意讓她晚到一小時,顯然是要給鐘傾城和周慕孫創造獨處機會。

羅曼罵了句臟話。

電話當然沒有錄音,她現在無處對證。

睡前,羅曼又再搜了一次會所名字,一條條微博翻過去當消遣,這次看得細,把照片都一張張點開來看。突然她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是周慕孫——由於她的用功,也仰賴周慕孫經得起隨手拍,羅曼已經可以從人堆裏輕松辨認出他來,她再看微博配文,寫的是“好兄弟,一輩子!”

“寶寶你記錯了~~我們約的是六點半,都等你半個小時了。”陳凱西的口氣一如既往軟軟的,而羅曼的火氣蹭地上來了——陳凱西明明昨天在電話裏說的是七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