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3/4頁)

《宋史·列傳·卷八十九》:部多戍兵,苦食少。參審訂其闕,令民自隱度麥粟之贏,先貸以錢,俟谷熟還之官,號“青苗錢”。經數年,廩有羨糧。

這其實是雙贏,老百姓有時遇到青黃不接的時候,需要錢,但沒有地方借貸,那只能向高利貸借,年復一年生活只會越來越貧困。

所以還不如向官府借貸,最起碼官府的貸款利息低一點。

官府也贏了,因為這筆錢放在府庫裏本來沒有增值,現在流動起來,可以增值兩成,這是額外的收入。

王安石變法不像是穿越者王莽一樣憑空想出來的,譬如青苗法,反而是從李參的成功經驗中提取出來的。

為什麽李參在陜西一地可以成功,王安石向全國推廣反而成為很多人飽受詬病的問題呢?

從本質上講,那就是王安石不懂什麽叫貨幣銀行學……當然,他也不可能懂。

也就是看本質的話,青苗法是將整個官府府庫的準備金當作一個銀行的借貸資金,再進行收放貸的活動,類似現代社會的小額貸款。

但與小額貸款不同的是,青苗法不存在壞帳,也不需要抵押,更不可能騙貸。

為什麽不存在壞賬?

官府上門催收。

為什麽不需要抵押?

只要借了這筆錢,你全家的未來都押上了。

為什麽不可能騙貸?

你騙官府的錢,官府就要你的命。

——多麽完美的銀行啊!

但問題就在於,這種畸形的、以大宋的行政力量強行打造出的“偽銀行”,它是違背了金融交易一個最重要的原則的。

嗯,這個原則叫做“自願交易、自甘風險”。

沒聽過不要緊,“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總聽說過吧?

‘鐵血大宋’別的不行,但培養文官士大夫,確實是沒的說的。

神宗變法時期,那時候的文官士大夫,也不是沒有看出青苗法的弊病的。

雖然按理說,這樣不需要加重農民的負擔,通過金融行為就可以實現兩成的官府財富增值,這怎麽看都是好方法,但當時很多人都反對。

“大害莫如青苗、免役之法,陰困生民,茶鹽之法,流毒數路。”——《續資治通鑒·宋紀·宋紀七十九》

“先帝愛民之意本深,但王安石立法過甚,激以賞罰,故官吏急切,以致害民。”——《續資治通鑒·宋紀·宋紀八十三》

反對青苗法的還有蘇軾,司馬光,富弼,韓……韓好男等人。

這些官員的名聲在歷史上除了韓好男,其他很少有惡名,他們往往都是名臣或是能臣,為什麽都反對青苗法?難道只用一個保守落後的詞語就能解釋嗎?

那問題出在哪裏呢?

王安石認為這是好法,理由是李參實踐之後是成功的,其次,這對老百姓也有很大幫助,因為可以幫他們貸到錢了,整個設想和邏輯沒有任何問題,不管是初心還是構想應該都是有效的。

在蹇義和茹瑺看來,這跟姜星火提的“士紳一體納糧”是一樣的。

想法都是好的,都是為百姓考慮的。

但是好的想法,就能實踐下去嗎?

“士紳一體納糧”跟青苗法,在蹇義和茹瑺這種國家重臣的角度看,有兩個同樣的問題。

完全可以用青苗法,來類比“士紳一體納糧”。

第一個,借貸人是農民

能向官府借錢的不是有錢人,也不是地主富戶,只能是貧苦的農民。他們有什麽問題呢?

農民懂得金融知識嗎?

肯定不懂。

那他怎麽能在青黃不接的時候進行評估自己的糧食剩余最終能值那麽多錢?

別說是農民,就算是經濟學家未必能測得準糧價,因為豐年糧價自然跌,荒年自然漲,糧價會隨著市場劇烈波動。

老百姓覺得今年年成不錯,他們以去年糧價為準去貸,結果今年大家都不錯,糧價跌了。

如果只交糧食,不換算成錢,那麽豐年和欠年的影響不大。現在都換成錢,就會變成老百姓需要承擔糧價波動造成的損失。

你想想看本來平準糧價的錢現在用來放貸,那糧價的波動是大了還是小了呢?這就好比你生產產品的出口,你要承擔匯率的變動,那匯率的變成急劇好還是平緩好呢?這個道理一說就明。

第二個,執行的官吏。

因為這是王安石推行的,那些想升官的官吏自然就想使本金多升值。本金升值的方式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擴大放貸的用戶,讓老百姓更多的去借錢。

只要把錢放出去了,兩成利息就肯定到手,為什麽?

因為沒有一個老百姓敢欠國家的錢不還的,他或許敢欠錢莊的錢不還,但國家的錢他斷然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