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陳老濕開壇講課(第2/3頁)

被點名的男醫生臉蹭一下就紅了,站在那兒手腳都不知道放哪兒了:

“這,這,這是因為,因為胃腸蠕動功能減弱,然後,嗯,胃內容物或者消化液反流入食管內引起。”

陳棋不滿意地看了這個男醫生一眼:

“說話聲音這麽輕,膽子這麽小,以後怎麽追女孩子?理論知識挺紮實,說到點子上了,可你這表達能力要加強呀。”

辦公室裏輕笑一聲,這時候門口還有醫生在走進來。

陳棋也不管來人多少,反正大家能保持安靜,認真聽課就好。

畢竟他講的可是“胃食管反流症”的最新知識點,別地兒可聽不到。

“正常情況下,我們吃飯後不會出現胃食管反流,是因為食管和胃之間有一個閥門,稱為賁門。平時處於關閉狀態,即使平躺、倒立,胃內的食物也不會反流進入食管。

如果這個“閥門”松了,胃酸、胃蛋白酶、膽汁及未消化食物就容易反流到食道、甚至咽部、鼻腔、氣管等,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變化。

大家記住我上面這段文字有兩個點和教科書不一樣,一個是反流的不僅僅是胃酸,也有可能是胃蛋白酶和膽汁等等。

第二個,胃食管反流不僅僅會對食管進行損傷,事實上真正的反流遠比我們想像得嚴重,到達的部位比我們想像得更多。

比如反流物到了氣管或肺裏,會不會引起胸痛咳嗽?反流到鼻腔,會不會引起卡他症狀?反流到口腔,會不會引起口腔潰瘍和炎症?”

這話一出,辦公室裏的眾多醫生都陷入了沉思,都在想這種可能性存不存在?

這時候有個小醫生提問:

“陳院長,你能解釋一下,為什麽反流物會引起咳嗽哮喘肺炎之類的呼吸道症狀?畢竟這兩個系統是完全獨立的系統。”

“呃,這個問題有點難倒我了,我只能說我大概的推測: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肺部表現,可能的發病機制為胃內容物吸入肺組織,或者未被吸入肺內,反流使食管到肺的迷走神經弧被激活,致使氣管痙攣、哮喘發作和或肺部感染。

患者可能出現嗆咳、半夜憋醒、哮喘樣發作、窒息、吸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對難以解釋的長期慢性咳嗽、嗆咳、反復喉痙攣發作、不明原因的哮喘、反復發作的吸入性肺炎,又與飲食關系密切,尤其是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罹患上述疾病時,應考慮到胃食管反流的可能。

注意,這裏又有一個知識點,臨床上有相當一部分咳嗽並不是肺炎或者氣管炎引起,而是因為反流引起,所以必須采取抗酸治療,光是常規抗感染治療是無效的。”

辦公室裏唰唰唰一片寫字的聲音,以上可都是陳院長的治療心得,臨床經驗,機會難得。

另外一個女醫生這時候舉起手來,認真地問道:

“陳院長,剛剛你說胃食管反流會引起胸痛、燒心、放射痛,可是這些症狀也可能出現在心源性胸痛上,比如心絞痛、心梗等等,那我們在接診的時候應該怎麽區別呢?”

不少醫生都微微點頭,對臨床醫生來說,鑒別診斷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是胃病引起的胸痛,你慢慢檢查還沒事。

萬一是出現了心梗,你第一時間沒有判斷準確,造成搶救延誤,那可是會死人的。

陳棋喝了一口水,又輕咳了幾聲,示意蘭主任趕緊續水,這才笑著解釋道:

“劉醫生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說明你在聽課的時候腦子也在思考,並且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臨床上去,這個要表揚,這才是我們聽課的意義嘛。

一般來說,胃食管反流病引起胸痛,其疼痛特點多呈燒灼樣痛,也可呈針刺樣痛或鈍痛,疼痛與進食不當、平臥或坐位、彎腰等有關,起立、飲水或服用抑酸藥後能使胸痛逐漸緩解。

胸痛常伴有反酸、燒心、夜間反流、腹脹、噯氣等食管症候群。部分患者以鼻塞、流涕、打噴嚏、二樣耳聾、咽部異物感、咳嗽、喘息、胸悶等食管外表現為主要症狀。

這一點我剛剛已經強調過,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性進行胃鏡、24小時食管PH監測、食管測壓等檢查,有利於尋找胸痛原因。

心源性胸痛,顧名思義就是由心臟疾病引起的胸痛,比如冠狀動脈痙攣、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或壞死,臨床上最多見的是心絞痛、心肌梗塞。

胸痛部位位於胸骨中下段,呈壓榨樣悶痛、絞痛、鈍痛,常向左側肩背部、頸部、上肢、下頜放射。常伴有胸悶、心悸、發熱,嚴重時有循環灌流不足表現。

胸痛發作時常有心電圖、心肌酶學、心臟超聲變化,冠脈造影可以確定是否存在心血管解剖學和功能性疾病。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部分患者胸痛的病因系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