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4/6頁)

“我知道,在你眼裏,我就是個傻瓜,說什麽你也不會相信。”

“我不是不相信你,”苗徹往壺裏續水,停頓一下,“——我是害怕。”

“怕什麽?”

“怕這麽下去,最後跟你一樣,身邊一個朋友都沒了。”手一抖,濺了幾滴水出來。

花生皮漂得茶幾上窸窸窣窣一片。電視裏在放一档喜劇節目,笑聲像風聲那樣飄忽不定,也有些莫名其妙。現在的人,笑點和淚點都變低了。蘇見仁說他剛知道程家元跟這事有關,“拿個小孩頂缸”,憤憤不平。苗徹揶揄一句:“功夫做得不夠細致。”猜他這趟來是為了兒子。果然,蘇見仁拜托他多關照程家元:“不止這次,以後也請你多多費心。我是個廢人了,好在還有老同學。這孩子像我,飯桶一個,沒人盯著不行。”

苗徹次日去找陶無忌,還沒開口,陶無忌已把老關、老馬的事說了,時間、地點、人物、金額、流程……除了台面上招認的,私底下的也已查了個大概。陶大俠一貫的風格。苗徹嘴上還要端著:“這次是張處帶隊,跟我沒關系。出審計報告前,按理內部信息不該外泄。”陶無忌道:“兩個原因:第一,雖然這次我是外借,但編制上是三處的人,歸您管。您對於我來說,不光是上司,更是老師。學生向老師匯報,錯不到哪裏去。第二,您也說過,規章制度是擺在心裏的,不是做給人看的。對還是錯,我心裏有數。過分的事我不會做。”

苗徹道:“你剛才這番話,是我嗎?”陶無忌一怔:“您知道我沒這個膽子。”苗徹嘿的一聲:“審計部論賣乖討巧裝傻充愣,你陶無忌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你小子妙就妙在,別人都要笑出來了,你還屏得牢。你當初應該考滑稽劇團,走周柏春路線,冷面滑稽,比在銀行賺錢多得多。”

陶無忌也提了程家元和趙輝,一筆帶過的語氣。苗徹沒搭腔,讓他自己斟酌:“你要是真把我當老師,那我就更不能手把手教你了。審計這行,跟打太極拳差不多。張三豐怎麽教張無忌的?招數忘得越多越好,到最後全部忘光,那你也就成大師了。”

“都叫無忌。”陶無忌道。

“論心眼兒多,他不如你。”苗徹道,“其實金庸書裏那些男主角,你最像韋小寶。”

程家元被紀委叫去問話。倒不是因為單據上那些簽名。師傅拿主意,徒弟賣苦力,本是司空見慣的事,沒人會當真。問題出在他支付寶裏有一筆三萬塊的進賬,差不多在一個月前,轉賬人是蔣芮。經調查,蔣芮曾在浦東支行有過一筆三十萬的無抵押消費貸,經辦人是程家元,時間也是一個月前。看貸款人資質,證券公司員工,年薪二十五萬,勉強合格,卻沒提供薪金流水,程序上有欠缺。紀委問程家元:“這三萬塊是什麽錢?”程家元道:“他半年前問我借的,朋友的朋友,便沒收利息。”紀委問:“有證據嗎?”程家元道:“金額不多,借條就省了,好像說有急用——陶無忌也知道這事。”那時陶無忌還在組裏,紀委順便問了他一聲。陶無忌說:“其實是借錢炒股票,死纏活纏,給了他一萬。倒不知道他也跟程家元借了。”紀委沒再追究下去。三十萬消費貸,期限是半年,上周已連本帶息都還清了。時間點有些蹊蹺,不早不晚在這當口兒還清。但不管怎樣,錢都結了,再窮追猛打也於理不合。查的本就是另一樁案子,誰都清楚,程家元是莫名其妙蹚了渾水。再說彼此也是知根知底的,程家元身份不同,金湯匙嘴裏叼得牢牢的,糾結這三萬五萬,實在沒意思。

陶無忌為這事狠狠罵了蔣芮,一是不該找程家元貸款,虛報收入;二是不該通過支付寶轉賬,就算想要答謝人家,也可以用更好的方法,忒不動腦子了。蔣芮說程家元推了幾次,實在拗不過,只好用支付寶轉過去:“總歸要意思意思的,否則就是我不懂事了——”誰知程家元平常竟不怎麽用支付寶,對錢財數目也不太在意。直到幾日前,陶無忌提醒他,特殊時期,該謹慎些才是,他才想起似有這麽一筆。轉賬記錄是板上釘釘,抹不掉的。他有些慌亂,問陶無忌怎麽辦。陶無忌反問他:“為什麽貸款給蔣芮?”他道:“胡悅的朋友——”陶無忌心裏嘆口氣,想這人雖然沒腦子,但對胡悅倒真是癡情一片,催蔣芮趕緊還了那三十萬消費貸,又編出一番說辭,讓程家元背下來。“幹嗎幫我?”程家元問得直截了當。他答非所問:“胡悅雖說是上海人,但從小到大吃的苦,只怕比我這個鄉下人還多。遇見你,是她的福氣。”程家元怔了半晌,神情扭捏起來:“遇見她,才是我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