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清照(第3/6頁)

包括他在內,還有晏殊,歐陽修的寫詞,猶如寫詩一樣,和音律不匹配。柳永的詞倒是符合音律,但是卻……俗不可耐?王安石和曾鞏的詞根本就無法讀下去……秦觀寫詞很好,有感情有想法,但是卻不通人氣?

黃庭堅寫詞很充實,卻也有許多小問題?

蘇軾真是越看越瞪大了眼睛,但是到了最後,竟是又不由得笑了出來。

“我這未來的徒孫,這李清照,可當真是有趣,有趣極了!哈哈……”

蘇轍也是搖頭失笑,可也不免覺得,這其中說的話,又當真是有幾分道理所在的。不過如此年紀能發表《詞論》,也著實是有十足膽氣。

真是叫人佩服,佩服。

【這個時候的李清照,其實還未真正歷練成為後來的“易安居士”,讓我們再接著講李清照這一生的經歷。】

【少女時代之後,也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而提起李清照,就少不得要提她的丈夫趙明誠。】

【那時的趙明誠,是當真很喜歡李清照,為此還給他父親編了個字謎——即“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這第一句,乃“詞”字也,第二局乃“女”字也,第三次乃“夫”字也,合起來就是“詞女之夫”的意思。】

【所以顯而易見,趙明誠對李清照的心思可謂昭然若揭。】

【但趙明誠的父親可是新黨中人,那時新舊兩黨正處於黨爭,兩人的結合看似不太可能,但可能上天是眷顧的,之後碰上新皇繼位,兩黨之間緩和下來,於是趙明誠和李清照終於得以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可以說,婚後的李清照的確是幸福的,為此還寫了一首《減字木蘭花》,大意就是問丈夫,花美還是她美的意思。】

【而且李清照20歲那年,趙明誠有事去了外地,因為太思念丈夫,李清照又在重陽節這天,寫下了這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其中最後一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可謂是千古名句。】

唐人寫得出來詩,也欣賞得來宋詞。

這位李清照的詞作一出,也不知有多少文人連連感嘆。每首篇幅都不長,但就是意境無窮,怎麽品都覺氛圍十足。

尤其是這一首,其意更是含蓄深沉,而那最後一句,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也果真是驚采絕絕,叫人驚嘆不已,而這首詞,竟又是這位李清照才20歲就能寫出來的詞作?!

這可真是……叫他們太多人都情何以堪啊。

歷朝歷代下,有無數文人在贊嘆過後,便是搖了搖頭,對比自身,實在難言。但有不少女子,在接連誦讀李清照的詞後,卻是心緒難以平靜,各種觀感和想法頗多。

先有天幕之言在,見證和認知了那麽多優秀出眾的女子,現在又有這位“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其詞作文采,當真是叫她們忍不住一讀再讀,或許她們起點不高,但如今有了這資料庫,豈不是也能學更多東西,做更多事情?

女子當自強,天幕教給她們的,如今又有這資料庫的存在,實屬是難得的機會啊。

她們應當是要緊緊把握住才是。

就算達不到這位李清照的成就,也該為自身尋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由此也才是不枉此生,不至於庸庸碌碌走這一遭。

【說起李清照作的這首詞,還有個有趣的事情,據說李清照把這首詞寄給了在外地的趙明誠,趙明誠一看,也是被這最後一句驚艷到,只不過身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心想他也不能比妻子差啊,於是竟連夜作了五十多首詞。】

【然後這還沒完,因為趙明誠在作完這些詞後,就將李清照這一首詞的最後一句,也加進了這些

詞當中,接著在第二天就去拿給了自己的友人看,問自己這位學識不錯的朋友,這些詞作得如何?】

【嗯……這位友人很犀利的點評,大致意思就是說,除了李清照這最後一句詞外,其他的都是垃圾。】

“噗。”

劉徹實在是沒忍住笑。

這對比太慘烈,他也是沒辦法不笑。

五十多首詞,對一首詞的最後一句話,竟然都比不得,著實是慘啊。>但也確實,足可見這位李清照作詞的能耐,不愧是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這般想著,劉徹便又搖了搖頭。

因為他想到這位李清照不止生活在北宋,恐怕也經歷過那靖康之恥的階段,還有南宋時期……想到天幕之前說過的那段歷史,生活在此時期之下,還是官宦之女,這李清照的人生經歷,能一直這樣下去?

【說起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夫妻生活,兩人除了寫詞之外,還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熱衷於收集金石文物,起先是趙明誠熱衷於這些,而且在那時,趙明誠可謂是頂級的金石專家,所以李清照也是夫唱婦隨,和趙明誠一起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