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清照

"詞中老杜,詞的集大成者?這個評價可不低。"

先有和李白相提並論的蘇軾,現在又有一個被譽為“詞中老杜”的詞人,眾唐人心中觀感多少有些微妙復雜。

不過聽完這蘇軾的詩詞文章,現在又來這一位,倒讓他們不敢太過於妄言了。只是這“詞中老杜”的評價,究竟是從何而來的?所謂詞的集大成者,又是從哪裏判斷的?

【在主要講婉約派和豪放派的兩位代表人物前,我們現在要說到的這位詞人,有可能是詞人裏面音樂玩得最好的,而先前也講過,詞的出現和發展是從燕樂中演變出來的,所以可以說,詞本身就是拿來唱的。】

【那這位詞人,就格外看重詞的音律和音韻的和諧。】

【而他之所以被王國維評價為“詞中老杜”,就是因為這位詞人用詞精工,並且除了善用典故之外,同時還善於鋪敘,從而使得詞的格律結構很是謹嚴和精致,而整體又透著精雅和曲麗,除此之外,還有著音律音韻的美感等。】

【所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這樣評價這位詞人——”美成深遠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惟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

【這其中的歐指的就是歐陽修,秦指的就是秦觀,而美成,就是這位詞人的字了,所謂“詞中老杜”,則周邦彥是也。】

[叮叮——]

周邦彥名字一出,他的作品也隨之出現在詩詞文章模塊中。歷朝歷代的眾人都得以看到這位詞人的眾多作品。

比如很長一篇的《汴都賦》,竟是歌頌新法的,還有《蘭陵王·柳陰直》,整體一共三段。

這聽天幕講詞,他們多多少少也有了些鑒賞能力。

看到這首詞之後,一路通讀下來,竟發現這詞調中間竟還有轉調,尤其最後一段,其音調之感竟尤其高,不過通篇結構嚴謹,語言也很是精巧,確實是一篇難得的佳作,值得反復品讀和尋思。

【王國維之所以這樣評價周邦彥,其實就是在稱贊周邦彥汲取了前人在技巧和手法上的長處,包括一些歷代的評論家在內,對周邦彥在填詞技巧上的評價都很高,不過王國維也說了,周邦彥的詞,在意境上就差了那麽點意思。】

【如果說蘇軾在詞的風格內容上擴展了邊界,那周邦彥則是在作

詞的技巧上進行了規整,集眾家之所長,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並且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也頗大。】

【或者再確切說點,是對南宋的詞人影響更多,因為周邦彥算是北宋的“小尾巴”詞人,之後便到了南宋。】

北宋末尾,還有南宋啊。

提起這兩個階段,想起先前天幕講過的那段歷史,這時候的宋人就難免有些沉默了。又怎麽可能不沉默。

無論何時想起這段歷史,都是種難言的痛和恨!

如果不是天幕提前泄露“天機”,他們當真要遭遇那一段慘痛的歷史啊。好在一切都已改變,他們必不能讓歷史重演!

宋朝趙匡胤時期。

自從出現這資料庫之後,趙匡胤這心情,就著實是復雜難言,心緒也是頗為不平靜,當然也難以平靜去面對,畢竟相比於那秦朝和漢朝,還有唐朝而言,這宋朝的排名,著實是不夠看啊。

而且除此之外,還得時不時和明朝競爭一下上下的位置……這真的是叫他有些情難以堪,不想去面對。但再不想面對,也得面對。

甚至不止要面對,還要做出改變才行,否則他們這大宋,當真要被甩下去了!

而宋朝以他打頭,若他不先做出行動變化,其後朝代又如何破釜沉舟的做出改變和效仿?若是有朝代比他還率先做出成績,倒是也能讓趙匡胤贊嘆一聲,但目前為止還未出現,所以趙匡胤不得不急啊。

可能也在改變著,但需要動作變化的地方太多,所以只能一步步來。既如此,趙匡胤不得不更進一步的快速做出表率才行。尤其是這北宋末尾和南宋階段……

南宋還好說,現在有嶽飛在,而這北宋後期階段,則當真要上下一心,精誠團結,並且要擇善而從之啊。

所以當真要再次多聽聽這段歷史!牢記教訓!

【周邦彥被稱為“詞中老杜”,唐朝也有詩仙詩聖詩鬼等等,那宋朝的詞人,自然也有類似的別號——比如很多寫的好的詞人,都被稱為“詞宗”,不過這其中被稱為詞宗的,一只手就數得過來,因為一共有“兩宋四詞宗”。】

【蘇軾算一個,還有蘇軾的弟子秦觀算一個。】

【而另外兩個,就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說的,其一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其二就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雖然秦觀

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但越過秦觀,我們接下來要講的這位詞人,個人覺得更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