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清照(第4/6頁)

【不僅收集,還品鑒金石文物,為此兩人還先後一起寫了一部《金石錄》。】

【金石指的就是古代鐫刻文字,歌頌功德和紀事用的鐘鼎碑碣等,所以這一部《金石錄》,可謂貢獻很大。】

【而再說回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婚姻,也可以說是琴瑟和鳴,看得出來,李清照無疑是幸福的。】

【可這幸福在兩年後,再次迎來了新舊黨爭,李清照的父親被革職,而李清照也被勒令離開了京城,據說李清照曾求過趙明誠的父親,可惜沒得到回應,之後李家的事情平息,李清照才得以再次回到京城,和趙明誠團聚。】

【但這時,又輪到了趙明誠的父親因新黨被抨擊而去世,趙家一落千丈,趙明誠的官也丟了,於是只能回到青州老家。】

【李清照自然也跟著趙明誠過去了,並且兩人在青州這一待,就是十年之久。】秦朝鹹陽城內——

呂雉一邊處理手中的事情,一邊聽著天幕講述,聽到這裏時,驀地就嗤笑了一聲。

說是琴瑟和鳴,夫妻恩愛,可怎的這李清照離開京城,那趙明誠不跟了去,反倒是趙明誠離開京城,這李清照跟了去?

說到底,還是女子選擇權太少!

想到此,呂雉倒不知第幾次慶幸她生活在這秦朝之下了,否則相比於那宋朝,身為女子,哪能有現在這麽多的自主權?

但慶幸之後,也是不由得嘆息一聲。只希望那宋朝終有一日也能有所改變吧。

也許現在也正在改變,畢竟天幕都如此推動了,再不有所變化,怕是要被徹底拋下了。

【在青州這十年的生活,對於李清照而言,也許也還是悠閑和自在的,據說她和趙明誠

仍每天收集金石,要不就是吟詩作賦,甚至還比賽背書玩樂,同時還給他們的書房取名為“歸來堂”,這出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而李清照自稱的“易安居士”別號,也是出自陶淵明的這篇文章——即“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但命運怎會如此下去,別忘了李清照生活在什麽時代之下。】

【當時青州地處北方,所以金兵南下,北方不再安全,而這時的趙明誠又去了外地做官,於是李清照自己精挑細選了15車的金石文物,打算將這些運到江寧,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南京,去和她的丈夫趙明誠匯合。】

【正是兵荒馬亂的時期,可李清照憑借她的智慧,竟是保住了這些金石文物,只不過當時江寧在鬧兵變,趙明誠連鎮壓都沒有,甚至還丟下了李清照獨自棄城而逃!這一對比李清照這一路行來的艱苦,趙明誠身為男子,可真是夠丟人的。】

歷朝歷代下的眾多男人:"……"

豈止是丟人,連他們聽到這裏都沒眼看!

怎麽就連鎮壓都不鎮壓一下?!

一個女子都能保護那些金石文物,一路闖過兵荒馬亂的地界,怎麽身為丈夫竟是如此?而且你不鎮壓就不鎮壓吧,怎麽還丟下自己妻子跑了!

真是丟人,太丟人了!

秦王宮。

嬴政也是不由得蹙起了眉。

心想這宋朝的男人,可當真是窩囊。連個女子都不如,也難怪要使些手段打壓女子了,呵。

【不止是和李清照對比,還有當時守城的人,因為趙明誠跑了之後,他手下的人卻把叛亂給鎮壓了,所以因為這件事,趙明誠自然不可避免的被罷了官,只是不久後,竟是又被起用了……大概也是

當時宋朝缺人吧。】

宋人:"……"

他們這就培養更多人才出來!以後這個不行就換下一個!這種丟人現眼的,真的堅決不再用了!【趙明誠被起用後,李清照又陪著他去了江西。】

【而這個時候,兩人途徑了楚霸王項羽當年自刎的地方,項羽烏江自刎,對面就是他的故鄉,可他寧肯戰死,自刎而死,也不肯回到江東苟且偷生,可反觀宋朝廷和趙明誠,卻是如出一轍的退縮和懦弱。】>【於是李清照就在這個時候寫下了《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宋朝是有能征善戰的將士的,只可惜地位很低,還要被人瞧不起,尤其是被文人們瞧不起,而那些士大夫文人們,卻站在這些將士們的頭上,一個比一個貪生怕死,苟且求全,真是可笑至極,所以縱觀宋朝,一個“窩囊”完全當得。】

歷朝歷代下的所有宋人:"……"

氣嗎?他們如何不氣!

窩囊……窩囊!

從天幕講起宋朝的時候,那股氣就一直存在,是憋屈,是憤恨,是不甘,也是復雜和懊悔啊。種什麽因,得什麽果。

這“窩囊”一詞,他們就只能受著!可越是如此,這股氣就越是催發著他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