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萬裏春(四)(第3/4頁)

“……他是誰?”

蔣先明見過他,卻不知他的容貌,不知他的名姓。

“他是雍州戰死的倪公子,是官家下令追封的懷化郎將,聖旨上寫著他的名字——徐景安。”

孟雲獻靠近牢門,齒關磨了磨,“蔣凈年,我今日請你好好審視徐景安這個名字,我要告訴你,這個名字之下,是三萬人的血債,是一個將軍的死。”

“你說他是誰?”

孟雲獻深吸一口氣,一手穿過牢門,攥住蔣先明的衣襟,鐐銬碰撞發出輕響,蔣先明踉蹌幾步,一張臉抵在門上,這一刻,他聽見孟雲獻壓抑的,發哽的聲音:“我們這些活著的人是有多無用,才會讓一個已經死了十六年的人,以殘魂之軀重返陽世,為他的三萬將士報仇雪恨。”

字字如刀,刺進蔣先明的胸腔,碾碎他的血肉。

“……您,”

蔣先明青黑的胡須顫動,他雙目大瞠,顫聲,“子不語,怪力亂神!”

“若非親眼所見,我也不敢相信,可我就是見到他了,我老成了這樣,你也不算年輕了,可他呢?他還是十九歲的樣貌,站在我的面前,對我說,他希望我能暫時放下他的案子,他不願更多人因他而死。”

孟雲獻緊緊地盯住他,“蔣凈年,他甚至還讓我對你說,你身上穿的官服,是幹凈的。”

他倏爾松手,蔣先明隨即摔倒在地。

蔣先明只覺得滿耳轟鳴,死去十六年的人還魂,如此荒唐的事,他卻越想越心驚,他甚至想起那夜,有一個戴著帷帽的女子在那位公子身邊,與他說過的話。

“你所說的冤,到底是怎樣的冤?”

“令我身邊這個人渾身是傷,令他雖有師友而不能見,雖有年華而不得享,雖有舊冤而不得雪。”

他記得自己對那位公子說,“若公子有冤,我蔣先明一定為你雪洗平反。”

這段記憶,也幾乎要將蔣先明的五臟六腑全都碾碎,他禁不住深深地回想那個淋漓的雨夜,他挖掘著有關那個神秘的年輕人所有的細節。

雨夜,劍聲。

紅痣。

蔣先明猛然想起那個人蒼白的手背,嶙峋筋骨之間的一粒紅痣。

雍州刑台之上,

那個被淩遲處死的少年將軍在艷陽底下流了很多血,那些血,更襯得他再也無法擡起的手背上,那顆紅痣也好像洗不掉的血。

蔣先明忽然大吼一聲,他俯下身,腦袋一下又一下地往地上撞。

這樣的動靜,饒是賀童睡得再沉,也被嚇得一下睜開眼睛,鼾聲即止,他坐起身,就看見站在隔壁牢門前的孟雲獻,而牢門內,蔣先明好像發了瘋。

“孟相公?”

賀童站起來,“蔣禦史您這是在做什麽!快別如此!”

孟雲獻冷聲道,“蔣凈年,他讓你活著,你也不聽嗎?”

這話一出,蔣先明伏在地上半晌,才擡起頭來,血順著他的額頭往下淌,他望著孟雲獻,喉嚨緊得厲害。

“既然知道死者看得見我們的所行所為,那麽我們便更應該審視己身,先正己,後正人,這才是我們對已死之人的敬畏。”

孟雲獻面無表情,“如今玉節大將軍的案子還沒能重審,你就是此刻死了,你敢到九泉之下,去見他和張崇之嗎!”

“為他做些什麽吧,你想想自己還能做什麽,若不能為他,你也該為天下人。”

孟雲獻說罷,也不待蔣先明是何反應,他側過身,看向腦袋上裹著血紅細布的賀童,“你啊,說出去你是個正經文人,誰信?一言不合就將人家骨頭都打折了,還將自己弄成這般不體面的樣子,你老師若在,他一定吹胡子瞪眼,將你一頓好罵!”

孟雲獻也不多待,如今官家在病中,而儲君未立,還沒有人來管賀童與蔣先明的案子,他這個時候也不好插手,只能讓他們繼續待在牢中。

劉大人讓人來給蔣先明包紮腦袋,他動也不動,無論劉大人說什麽,他也像沒聽到似的,什麽話也不說。

賀童覺得他跟丟了魂兒似的,見劉大人他們出去,他才道,“蔣禦史,孟相公跟您說什麽了?您鬧這麽一出?”

蔣先明還是不說話。

賀童自覺沒趣,他也再睡不著,索性坐到桌前,倒了些冷茶水在硯台裏,磨出墨來,用筆一蘸。

筆尖落紙,沙沙作響。

這種書寫的聲音,令蔣先明遲緩地擡起頭來,他看見賀童在桌前正襟危坐,手中握筆。

“賀學士。”

蔣先明忽然出聲。

賀童轉過臉,聽見他問,“你在寫什麽?”

賀童抿了抿唇,“是徐鶴雪的詩文,來的時候,他們跟我說,為了保我,我從前整理的那些他們都燒了,但好在我記在了腦子裏,每一個字都記得,我要把它們重新默下來。”

“是因為你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