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取舍(上)(第5/5頁)

“胡兄何意?”眾人微微一怔,旋即有人好奇起來。

“兩個說法……一則,內不過六尚書,外則近二十路經略使臣,朝廷講得是內外相移,那麽眼下對外面而言,便是有些狹窄了;二則,朝廷大局穩妥,靜待錢糧存滿,軍械精工,便要起北伐大事,立功的地方都在北方和中樞,這個時候,說不得有南方使臣蠢蠢欲動,想要趁機調回來。”胡銓似笑非笑,冷靜說完,眾人也都愕然起來,然後靜靜思索。

而此時,胡銓早已經回頭相顧,卻正是讓那船家掉頭靠岸。

且說,胡銓還是有些資本和渠道的,這次金明池之會後,不過五日,官家便有旨意傳下,卻正如他所言,乃是暫時不擴展宰執,卻以六部持天下事為重,特常設左右侍郎,同時擴展禦史台員額,然後也稍稍增加了翰林學士、中書舍人與閣門祗候的名額。

很快,都省便立即開始按照官家心意,開始選調、提拔賢能君子了……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不知道水木兩黨要花費多久才能對這份人事達成妥協。

但幾乎是與此同時,福建那個番堂案子終於鬧到禦前去了……而出乎所有人意料,趙官家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便態度堅決的下達了旨意,乃是全力支持刑部尚書馬伸,罷免知縣、訓斥福建路經略使,並著當地官吏立即拆除了那個影響了縣學的番寺。

也就是趙鼎趙相公力勸之下,方才同意了允許那些番商將番寺改建於他處。

且不提此事的些許其他波瀾,只說,經此一事後,知泉州事的四川籍資歷官員勾龍如淵正式進入了朝中宰執們的視線,並立即得到了張德遠這個老鄉的舉薦,然後不費吹灰之力使此人成為了此番改制的第一個受益人——轉工部侍郎、入京。

三月下旬,陜州戰事再度爆發,包括禦營中軍王德部在內的數萬大軍再度包圍河中府。

四月上旬,包括勾龍如淵在內的第一批受拔擢之臣抵達京城,幾乎同時,因完顏拔離速以耶律馬五為先鋒大舉先過稷山,宋軍再度撤還。

而到四月下旬,隨著王德引兵歸來,趙官家更是親自率百官出嶽台,檢閱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