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緣由(第6/6頁)

“那就開始吧!”趙玖見到樞相陳規出列問詢,只是端坐台上,隨意頷首。

而陳規得了口諭,只是傳令下去,說是要放號炮以作禮炮,讓所有人無須驚疑,旨意自台上傳下,復又傳入民眾那裏……民眾只是哄笑,自詡煙花爆竹、金軍砲車,什麽動靜沒聽過,如何會亂?何況數十架砲車就擺在嶽台西南曠野,一望而知,他們哪裏會驚?

偏偏朝廷行動遲緩,不過是幾十架石砲而已,這邊不斷重復了十數遍,又等了好一陣子,那邊砲車下方才有旗幟搖動回應,然後早有眾人包括一些文武重臣都有些不耐起來。

但很快,眼瞅著一個砲車忽然發射,然後彈丸落入曠野區域之時,卻忽然炸裂土地,聲音劇烈,宛如一聲悶雷響起,真真是晴空霹靂,震撼原野。離得近的嶽台之上,不少官員、權貴、和尚、道士差點驚的直接站起來,唯獨肉眼可見,是砲車動靜,而且人人皆知朝廷在做火藥包,所以雖然驚疑這火藥包做的彈丸威力,卻也只是愕然。

對面觀禮民眾也是一般無二,各自被這砲車動靜驚動,一時失了神思。

而砲車連發十八架、響了十八次以後,眾人尚在發懵的時候,卻聞得馬蹄聲滾滾,有軍馬自嶽台大營中出……引得所有人再度驚疑……不是祭奠嗎?如何又要閱兵?

但很快,便有呼喊喝彩聲從觀禮區域響起。

原來,這些兵馬分列向前,皆不持兵刃在手,反而拿著一些殘破器具裝備在手中炫耀展示,毫無疑問,這是繳獲的金軍器具……而最先來的禦營士卒,全都持一些有刀斧痕跡的頭盔,至嶽台一側的和尚堆旁前將頭盔拋下,便轉身而去。

須臾之中,一座破舊頭盔的小山便在越來瘋狂的氣氛中被壘起,宛若京觀一般駭人,也宛若京觀一般讓人震動和瘋狂。

當然了,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這與一旁幾百位和尚們的光頭形成了鮮明對比……但說實話,真不是故意的。

就這樣,盔甲之後,則是殘破的兵刃、架了木架撐開的旗幟、撕裂的甲胄軍衣,四座小山很快隨著騎兵的川流不息在嶽台兩側依次堆疊成山。

山對面,東京百姓早已經沸騰,聲音隆隆,根本不可能憑空讓他們安靜下來了,而小山中間、嶽台上下,和尚與道士們早已經目瞪口呆了,便是知道有這一茬的文武官僚都沒想過這種視覺效果會如此驚人。

經此一遭,任何在現場的人,在看過這些禦營各部匆匆送來的東西後,都只會承認一件事實,那就是金人著實可以戰而勝之!

靖康時的惶恐與不安全感,將徹底煙消雲散。

至於為什麽可以戰而勝之,當然是因為有官家……當然是因為有那些為國捐軀的義烈之輩了……四座小山堆疊完畢,禦營兵馬卻依舊繼續從嶽台大營出入循環不停,這一次,卻是全副披掛,每一隊百人,護送一面牌位,往嶽台上供奉不停。

當先一個,乃是一個巨大的無字牌位。

其後乃是城鎮名字打頭的所謂某某城/鎮/村眾義民牌位……這又有些不合禮制了,因為自古以來,就沒人給無名之人集眾立牌祭祀的。

何況,這些牌位居然在那些早已經被封賞的名臣義烈之前就出現,還堂而皇之以那個無名牌位為首,擺在正中首位之上。

雖然未必懂什麽叫心理暗示,但所有人都明白,如此安排,就是代表了官家和朝廷在這裏對天下人說,這個國家能活下來,咱們這些人能活下來,咱們能贏金人幾回,能在秋收後在這裏做祭祀,就是靠這些無名之輩!

就是他們的功勞最大!

當然,有些人未必心服。

唯獨兩側四個小山立著,沒有誰敢有任何質疑……已經去席肅立到龍纛之下的趙官家也不許任何人來質疑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