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6/6頁)

孫權一愣,沒想到妻子答應得如此痛快,竟覺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仰頭望著伏壽,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應。

伏壽等待了幾個月,就是為了這一刻,“不過我有一個要求。”

孫權空茫道:“殿下請講。”

“我從長安帶來的提花機,織出來的錦緞精美。”伏壽輕聲道:“如今又有了會造提花機的匠人,帶來了技藝,只要有充足的材料與匠人,可以造幾十上百架這樣的提花機。吳地女子作工細致,不說外面的流民,就是孫府中閑著只能守園子的侍女婆子,得這樣一份織錦的差事,也足可以供養一家老少。我一直有心做起這事兒來,但是從前新嫁,不好出格……”其實是因為從前吳地的人對她這個長公主心存戒備,直到她最近弄了一出懷了孫策轉世的故事,這情形才漸漸好轉。但這只是輿論上的改變,如周瑜等人對她仍是戒備的,所以她現在需要當權者的許可。最好的突破口,就是現在落水狗一般的她的夫君。

孫權一愣,實在想不到在他與步氏的故事中間,江東長公主忽然提起侍女用提花機織錦是什麽用意。更何況,這樣織出來的錦緞,價值昂貴。據說最熟練的織女,兩個人做一天工,也才能得到一尺錦。就算積攢了大量的錦緞,難道伏壽還要賣給江東的豪族富戶嗎?傳出去,可不是什麽好名聲。

孫權雖然想不明白伏壽這條路是要走向何處,但也明白他當下最好答應。無非就是破費些,置辦下造提花機的材料,支付匠人的工錢等等——不值一提。

“只要殿下歡喜,臣做什麽都可以。”孫權一口答應下來,“提花機織錦的事情,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府中事情都由你說了算。”

伏壽微微一笑,道:“吳侯快起來吧。跪久了,仔細膝蓋疼。”她轉向劉協,笑道:“我為吳侯求個情,請陛下準他起來,可好?”

劉協從方才看著伏壽的應對,便知道這小姑娘長大了,此時聽她拿自己賣人情給孫權,忍不住一笑,道:“你既然這麽說,朕沒什麽不答應。”

孫權倒是不好意思了,道:“還是讓我跪著吧——我跪著心裏還舒服些。”

伏壽笑道:“吳侯這話是怎麽說的?就是不說夫妻情分,吳侯的母親待我慈愛,我又豈能讓老婦人的兒子傷了身?快請起來吧。”她僅有的怒火與不甘,也都在剛得知步氏之事的前兩個月消散了。等到今日孫權揭開捂著的蓋子,她倒是只有一顆平靜的心了。

孫權跪了好一會兒,的確膝蓋酸痛,有些支撐不住了,也就順著起身,站到了伏壽身邊,神色還有些訕訕的,但心裏卻透過氣來。

伏壽又轉向皇帝,道:“我還有一事要求陛下。”

“哦?”劉協看出了伏壽是有備而來,只是他沒想到是沖著自己來的,“何事?”

伏壽悠悠道:“還在長安時,我就聽說陛下要派趙泰趙公子出訪大秦。我在長樂宮時,曾聽人說大秦富庶,那裏的人不養蠶、不織布,卻偏偏愛穿絲綢,愛著錦緞,甚至於願意用一盤金子來換一寸錦緞。聽說趙公子已經護送張世平、蘇雙兩位大商人西出尋訪大秦去了。待到我朝與大秦通商那一日,請陛下待我售賣了織就的錦緞,如何?”她垂眸一笑,又道:“自然國有國法,到時候依律該繳納多少賦稅,我也不會少交一絲一毫。”

劉協直到此刻,才明白過來,為什麽伏壽要會造提花機的匠人。原來伏壽借助的雖然是織布這樣看似柔和無害的事情,所圖謀卻大,而且不限於吳地,不限於大漢,早已目光投往了遙遠的大秦。亂世之中,有錢就可以募兵,有兵又可以護財,假以時日,正向循環之下,伏壽在吳地說不得都能壓孫權半頭。

孫權站在伏壽旁邊,盯著妻子的側臉,仿佛在看一個剛剛認識的人。這還是那個當初墜馬被他救起來的女孩嗎?原本近一年來,孫權心裏捂著步氏這個秘密,一心想著怎麽渡劫。可是今日一切都坦誠之後,孫權忽然發現伏壽的反應太不在他預想之中了。他也說不好一般的妻子此時還有什麽反應,他只知道自己心裏很不是滋味。

“朕算是看明白了。”劉協笑道:“這怕是你們夫妻二人設了套,就等著朕鉆呢。”他看出伏壽無意此時與孫權鬧翻,也就順水推舟,笑道:“難得你開口有所求,朕自然無有不準的。子脩,記得給子龍(趙泰字)去信,叫他在大秦問一問買主。”

曹昂笑應了。

伏壽坐著笑道:“謝陛下恩典!”

孫權站在一旁,也陪著笑起來,只是那笑容並不比哭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