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鬼推背(第3/23頁)

沒想到郭念雲也曾入道,而且就在金仙觀中?

“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郭鏦略顯尷尬地說,“那時郭貴妃剛嫁給聖上不久,新為廣陵王妃。二人都年輕氣盛的,難免有些嫌隙。具體發生了什麽我也不太清楚,只聽說廣陵王妃突然提出要入道觀靜修,德宗皇帝竟準了她。由於廣陵王妃的身份,最適合她修道的地方便是金仙觀了。”

“難道說,就是在郭貴妃於金仙觀修道的期間,論莽熱逃跑了?”

“沒錯。”郭鏦用心有余悸的口氣說,“不幸之中的萬幸,雖然金仙觀遭到滅頂之災,但廣陵王妃卻毫發無損,只……受了點驚嚇。”

“真的嗎?”

“……其實還是有傷害的。廣陵王妃受此驚嚇,小產了,是個男嬰。那本該是當今聖上的第一個皇子啊。唉!”

沒想到金仙觀中竟還藏著如此驚人的往事。裴玄靜再次體會到了帝王家的可怕負荷。一切家事都是國事,一切個人的恩怨情仇都可能影響到天下興亡。

她仿佛又看到了皇帝要將所有人活埋時的目光。裴玄靜一直認為,他的目光充滿了兇殘。現在卻突然想到,其中會不會還包含了隱痛?誰知道呢?沒人能夠真正地了解他,因為天下只有他一人,是完全徹底地屬於這個帝國的。

郭鏦說:“金仙觀一案至今疑雲重重。首先,論莽熱關押在太極宮三清殿下地牢是絕對的機密,吐蕃人如何能夠得知?其次,宮中的三清殿和宮外的金仙觀之間有地道相連通,更是絕密中的絕密,又是怎麽泄露出去的?”

這兩個疑點的確太重大了。裴玄靜追問:“後來都查清楚了嗎?”

“論莽熱一逃,德宗皇帝震驚,還是先皇搶著把案子攬下,力辯當務之急是追回論莽熱。其他問題,可以待解決了論莽熱之後再做處理。先皇派出了一名東宮死士,此人不辱使命,一路追殺到唐吐邊境,終於在那裏趕上了論莽熱,將其射殺後,懸頭顱於邊城的旗杆之上,總算沒有讓論莽熱逃回吐蕃。論莽替是論莽熱的兄弟,從吐蕃趕到邊境上接應兄長,反而被大唐守軍逮住,送回長安,接替他的哥哥成為大唐的人質。”說到這裏,郭鏦方才露出晦澀的笑容,“有了論莽替在大唐為人質,吐蕃這十幾年來始終不敢輕舉妄動,終究維持住了唐吐邊境上的安寧啊。”

裴玄靜聽得驚心動魄:“真是多虧了那位東宮死士,他叫什麽名字?”

“……他已經去世多年了。”

裴玄靜意識到,是自己唐突了。東宮死士的身份,注定了此人只能是一位無名英雄。

她換了一個問題:“那麽之前提到的兩個疑點呢?後來找到答案了嗎?”

郭鏦搖了搖頭。

“抓住論莽替之後,先皇命人在金仙觀通往三清殿的地道中修築了一道鐵門,徹底封死了兩者之間的聯系。論莽替仍被關押在三清殿下的地牢裏,為了以防萬一,還加設了一個鐵籠。從那時起到現在,整整十六年,論莽替就一直待在那個鐵籠子裏。金仙觀也被封閉了,直到幾年前,聖上命裴煉師入觀修道時才頭一次打開。”

來龍去脈,漸次清晰。裴玄靜卻沒有撥雲見霧的暢快感。這些謎底,一個比一個沉重,以至於她開始覺得,假如每揭開一個真相,就如同撕開一塊血淋淋的皮肉,那麽有些真相是否永遠不去面對,反而更好呢?

在金仙觀和三清殿的秘密中,仍有許多不清不楚,尤其是郭鏦提到的兩點:貞元十六年時,吐蕃人是如何得知論莽熱關押在三清殿地牢的;又是如何發現從金仙觀到三清殿的地下通道?從郭鏦的敘述來判斷,這兩個秘密只掌握在朝廷最上層的幾個人手中,所以秘密泄露的途徑一定駭人聽聞。

也許正因此,先皇才采用了封閉金仙觀,並築鐵門的方式。他封堵的究竟是什麽?

郭鏦打斷了裴玄靜的沉思:“裴煉師,今天本官特意懇求了聖上,請他允許我向煉師談起這些往事。只因我看到李彌今天的樣子,心中著實不忍。你們原本與這些皇家隱秘毫無瓜葛,卻被硬生生地牽扯進來,還因此遭受到了許多不公。本官覺得,應該給你們一個交代。唉!怎奈我只能說到這裏,我所知道的也只有這些。”說著,向裴玄靜深深一揖。

“郭大人不必如此!”縱然心中仍有許多不平和懷疑,裴玄靜還是被打動了。她看得出來,郭鏦的歉意是真誠的。她更看得出來,郭鏦真誠地盼望隨著論莽替的死,金仙觀和三清殿底下連通皇宮內外的地道,以及所有相關的秘密,都能夠一起死去。

也許他是對的。這些秘密除了帶來更多的傷害,並不能帶來其他。

只有一點出乎裴玄靜的意料,帶自己來看三清殿並非皇帝的命令,而純粹是京兆尹大人的一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