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歸隊 2(第2/3頁)

“真的嗎?為什麽呢?”

“就是想想心事。沒什麽大不了的事。”

他從椅子上拿走了背包,放在腳邊:“你都想了些什麽?”

“真的沒什麽,路尼,沒什麽要緊的。”

“你一向把什麽秘密都告訴我的。”

“是的,可你從來不告訴我你的秘密。”

“你還在為背包的事別扭嗎?”

“我沒有為這個別扭。就是好奇,如此而已。”

“好吧,你一定要知道,那就告訴你,這是個驚喜。”

“給誰的?”

“給你!”他微笑著,“我本打算等一下再給你的。”

“你給我買了一個背包?真夠有創意的,路尼,你也太浪漫了。”

“驚喜是包裏面的東西。”

“我不喜歡驚喜。”

“為什麽?”

“因為根據我的經驗,驚喜本身總是滿足不了對驚喜的期望值。我已經失望過太多次了。我不想再失望一次。”

“艾米莉,我永遠不會讓你失望的。我太愛你了。”

“哦,路尼,我情願你沒說過這話。”

“可這偏偏就是事實。咱們吃點東西,好嗎?然後再散散步。”

澤福·伊利亞胡大使站在奧塞博物館的中央大廳裏,用盡所有的外交手段掩藏著自己無以復加的厭倦。盡管巴黎的秋天沉悶陰郁,他依然曬得黝黑,精瘦得不亞於體育健將。這一刻,他的情緒急躁,如同一盆炭火。他最煩這一類的集會。伊利亞胡並不排斥藝術,只是沒有時間涉獵此道。他依然保持著以色列集體農場的工作態度,在外交生涯之余,他還從金融投資中獲得了數以百萬計的利潤。

有人為了說服他參加今晚的開幕式,列出了這麽一條理由:他可以借此機會同法國外交部長獲得一段非官方的相處時間。法國和以色列的關系正處於冰凍期。法國方面的憤怒緣自兩名以色列情報官員被捕——他們有意收買法國國防部的一位文官。以色列也憤怒,因為法國最近同意向以色列的一個阿拉伯敵國出售戰機和核反應堆技術。然而當伊利亞胡向法國外長攀談的時候,部長全然不理會他,又故意同埃及駐法大使熱絡地談論起中東和平進程的問題來。

伊利亞胡生氣了——又生氣,又無聊,又沒趣。明天晚上他就要回以色列了。表面上,他是要出席外交部的一個會議,然而他同時也計劃在紅海邊的埃拉特逗留數日。他盼望著這次行程。他想念以色列,想念那裏的喧囂聲,松木的氣味,通往耶路撒冷路上的塵土,加利利山區的冬雨。

一名身穿白色緊身衣的侍者為他遞上了香檳。伊利亞胡搖搖頭:“給我點咖啡,謝謝。”他在人頭攢動的人群中尋找著自己的妻子漢娜,他看到她了,就站在大使館的代辦摩西·塞維爾旁邊。塞維爾是位專業的外交家,高傲,矜持,這樣的氣質完全符合巴黎,符合他的崗位。

侍者回來了,端來了一個銀色托盤,上面托著一杯清咖啡。

“不需要了。”伊利亞胡說著,從人群中分開一條路。

塞維爾說:“同外交部長的交流如何?”

“他不搭理我。”

“混蛋。”

大使向他的妻子伸出手去:“咱們走。一堆廢話,我受夠了。”

“別忘了明天早晨,”塞維爾說,“八點鐘和《世界報》的編輯一道用早餐。”

“我情願去拔牙。”

“很重要的,澤福。”

“別擔心。我會一如既往保持我的魅力的。”

塞維爾搖搖頭:“那再會了。”

亞歷山大三世橋是艾米莉在巴黎最喜歡的景點。夜晚,她喜歡站在優雅的橋拱正中,向著巴黎聖母院方向眺望塞納河。右側是教堂的金頂,聳立在巴黎榮軍院之上,左側則是大小皇宮。

晚餐後,路尼帶艾米莉來到橋上,向她展示驚喜。他們沿著欄杆,經過橋上的裝飾燈、小天使和仙女雕像,一直來到橋面的正中。路尼從背包裏取出一個方形的小禮盒遞給了她。

“給我?”

“當然是給你!”

艾米莉像個孩子一樣撕掉包裝彩紙,打開了皮革質的盒子。裏面是一只鑲著珍珠和鉆石的祖母綠手鐲。一定花了他不少錢。“路尼。我的上帝啊!太美了!”

“我來幫你戴上。”

她伸出胳膊,挽起了外套的袖子。路尼將手鐲繞過她的腕子,合上了箍扣。艾米莉在街燈的燈光下舉起手。接著她轉過身,用後背靠住了他的胸,然後凝視著河面:“我想就這樣死去。”

然而路尼卻沒再聽她的。他的臉上全然沒了表情,棕色的雙眼盯住了奧塞博物館。

端著一大盤唐杜裏炭烤雞的侍者其實是受命來監視大使的。他從緊身衣口袋裏拿出一只手機,按了一個鍵,撥通了一個預存的號碼。兩聲鈴聲後,一個男聲響起,背景是巴黎的車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