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馬新貽遇刺(第3/4頁)

臣年甫五十,並無子嗣,以胞弟河南試用知縣馬新祐之子胞侄童生馬毓楨為子。臣待盡余生,語多舛誤,口授遺折,命嗣子馬毓楨謹敬繕寫,賫交江寧將軍臣魁玉代為呈遞。無任依戀,屏營之至。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謹奏。

其中對遇刺經過作了詳細交代。因是當事人第一手的材料,未經任何刪改,所以彌足珍貴。最引人注意的是,奏疏中特意提到刺客為“不識姓名之人”,後來在演繹版的傳聞中,被認為是馬新貽欲蓋彌彰之詞。

之後,氣息奄奄的馬新貽沒有再說話。他心中有很多疑團、很多困惑,以他好強的天性,原本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但人到了生死關頭,對許多事情的看法會遽然改變。他知道他活不了多久了,官場有句老話:“太太死了壓斷街,老爺死了沒人擡。”到了此局面,他多說無益,以免身後還要牽累家人。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體面地死去,不能讓湘軍那幫人看輕了他。是以,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馬新貽以極大的自制力應付眼前的親人和下屬,甚至包括他自己。

到了當天夜半時分,苦悶無計的眾官員已經各自離去,只有兒子馬毓楨和兩名小妾還守候在馬新貽身邊。金氏、鄭氏二妾均已經年過四十,跟在馬新貽身邊二十多年。鄭氏的眼淚一直沒有斷過,馬新貽就是她的全部,可現在她除了飲泣外,已經幫不上丈夫任何忙。

次日正午,馬新貽開始呼吸困難。他自知大限已到,用盡最後的力氣,特別向兒子馬毓楨交代說:“別忘了為父當日在菏澤交代你們的話。”眼淚一直在眼眶中打轉的馬毓楨聽了這句話,再也忍耐不住,淚水滾滾而下。金氏不知所措地號啕痛哭了起來,反倒是鄭氏鎮定了下來。她已經打定主意,倘若丈夫真的不在了,她便要追隨於地下,以免他太過寂寞。

親人的痛苦是真切地發自肺腑。馬新貽凝視著悲痛欲絕的兒子和小妾,不由得百感交集。他該後悔兩年前不該妄自逞強,接下了兩江這個亂攤子嗎?要知道,最初朝廷屬意的兩江總督人選本是李鴻章。李鴻章身為淮軍首領,手握重兵,又出自曾國藩門下,尚且不敢上任兩江總督,他馬新貽的形勢難道能強得過李鴻章麽?所以他本人也一度猶豫過呀。然而,慈禧太後偏偏看重了他並非湘軍一系,又絕無李鴻章那般挾淮軍自重的私心,一心想出力為朝廷辦事,最終說服了他,並表示要給他全力的支持。可是,雖然有朝廷做靠山,雖然他采取強硬的姿態和手段來治理兩江,卻始終無法撼動湘軍多年來在兩江打下的根基,過江的強龍終究還是壓不住地頭蛇。如今連自己的命都賠上了,朝廷的使命卻還沒有任何進展,當真是耿耿此心,死不瞑目。可是,事已至此,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呢?刺客背後的主謀,大概此時正在大擺宴席、擊掌相慶吧?

李鴻章,字漸甫,一字子黻,號少荃(泉)。安徽合肥人。因排行老二,故民間又稱其為“李二先生”。李鴻章年輕時即胸懷大志,曾寫下“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裏外欲封侯”的詩句,並有“遍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道人”的志向。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進士,剛好與馬新貽同科,二人一直保持著密切而特殊的關系。鹹豐三年(1853)正月,太平軍攻入安徽,安徽團練大臣呂賢基奏調編修李鴻章襄辦軍務。自此,李鴻章開始在安徽辦理團練。然而不久後呂賢基即被太平軍擊斃,李鴻章五戰五敗,且有三次是臨陣脫逃,被時人譏笑為“長腿將軍”。李鴻章不得已,以“年家子”的身份改投到曾國藩幕府下。曾國藩對其很是欣賞,評價說:“少荃(李鴻章)天資於公牘最相近,所擬奏咨函批,皆大過人處,將來建樹非凡,或竟青出於藍,亦未可知。”後來的事實證明,之後李鴻章的戰略眼光和遠見,確實在曾國藩之上。鹹豐十一年(1861)冬,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支持和保薦下,再次赴淮南辦理團練武裝,並募集當地劉銘傳、潘鼎新、張樹聲、周盛波、吳長慶部,由此組編成淮勇。同治元年(1862)正月,李鴻章率領這批淮勇開到安慶,與原湘軍程學啟、郭松林部合並,號稱“淮軍”,約七千人,其編制、營規均與湘軍相同。曾國藩曾經讓李鴻章帶帳下的淮軍營官來相見,他本人遲遲不肯出來,有意躲在屏風後面悄悄觀察。等了一會兒,營官劉銘傳很不耐煩,罵道:“老子等了這麽久,這中堂大人(曾國藩)還不出來,架子也太大了!”事後,曾國藩對李鴻章說:“都是將才,但那個麻臉(劉銘傳)是不可多得的帥才。”劉銘傳後成為首任台灣巡撫。在協助配合淮軍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李鴻章大量購置洋槍洋炮,聘請外國教官訓練淮軍,逐漸擴充至六七萬人。太平天國失敗後,李鴻章又率領淮軍鎮壓了東、西撚軍。同治十一年(1872),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後,先後抽調淮軍軍官赴德國學習,並在天津設立水師學堂、北洋武備學堂,大力培養淮系將領。淮軍由此成為中國第一支新式裝備的武裝力量,因裝備精良,成為清朝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並形成了在晚清政治格局中占重要地位的淮系政治集團,李鴻章也由此成為晚清政局第一人。光緒十年(1884),淮軍將領張樹聲、潘鼎新等在中法戰爭中兵敗被革職。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戰爭中,淮系將領丁汝昌指揮的北洋海軍和葉志超、衛汝貴等部淮軍均遭慘敗。淮軍勢力漸衰,其地位逐漸由袁世凱統率的新式陸軍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