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馬(第2/5頁)

“不過,這也只是別人的揣測而已,錢這東西多少也沒個憑據,所以二百元就已經是相當多了。最終警方便將案子大致定性為流竄犯作案。不過,只有一個人持反對意見,就是我。”

淺原先生有三條反對理由:

第一,任何地方都沒有發現撬門的痕跡。從這一點來看,兇手肯定是被老太太請進去的。可是,孤苦伶仃的一個老人,老太太自己肯定也會萬分小心的,不會隨便讓人進門。如果這樣,兇手就一定是老太太的熟人。這是他的第一條理由。

第二,老太太被殺的十六日晚上下了大雨,附近一帶全都停電了。這種情況在當時很常見,所以每家每戶都會備有油燈或馬燈。老太太家也有馬燈,可是當天大概是油用光了,停電後她就去鄰居家借油。這事就發生在晚上七點左右,鄰居說當時幫她把馬燈的油加得滿滿的。而正是這一點引起了淺原先生的注意。

從老太太家裏被發現的馬燈裏只剩下三成的油量。淺原先生做了一個試驗,要想讓加滿的油量減少到這個數,至少需要五個小時。如果從七點算起,經過五個小時那就是十二點了,可老太太一個人是不可能熬到這個時候的,而一個節儉的老人開著馬燈睡覺就更不可信了。據附近的人說,老太太平時都是九點前後睡覺的,所以,就算當晚熬到了九點,那剩下三小時的油耗又意味著什麽呢?這是淺原先生的第二個疑問。

淺原先生的第三點疑問即兇手連佛龕裏面都翻遍了。佛龕裏不可能有值錢東西,所以兇手找的肯定是其他東西。因此,兇手並非普通的強盜,而很可能是來找一樣特別的東西……

“這就是我的大致推測,可同事們全都嘲笑我,根本不拿我的話當回事,除了局長一人,他姓妹尾,非常精明,更重要的是他非常關心我,於是他就說,‘那好,那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查查看吧’。我覺得無論如何得把老太太的過去調查一遍,決定到S村跑一趟。當時我做夢都沒想到,這個案子的背後竟隱藏著駭人的秘密……”

前面已經提過,S村是高梁川上遊距總社不過三千米的一個小村莊。不過,由於這裏有一家遠近聞名的“角倉”造酒廠,所以十分有名。

在案件被發現後的第三天,淺原先生騎自行車前往該村。進村後,他很快就打聽到了阿直老太的事情。在人員流動少、話題匱乏的農村,二十年都頂不上城市裏一年的時光。尤其是阿直老太被殺一事已被報紙炒得沸沸揚揚,村裏人正在熱議這件事。人們回想起阿直老太曾待在這村裏以及離村時的情形,又紛紛議論起來。

“要說這阿直的事啊,我倒也記得很清楚,不過你最好是去問阿勝。阿勝跟阿直是堂姐妹,家也挨著。”淺原先生最初走訪的村民如是說,還特意把他領到了阿勝家。

阿勝家位於一處靠山的較高地段,淺原先生到訪時,阿勝正將紡車搬到朝陽的走廊上。她矮小的個頭跟阿直老太很相似,不過和阿直不同的是,這位老太太性格開朗,十分健談。

“有關阿直的事情,我們也是深感詫異呢。她去總社的事我一點都不知道。我們已很久不通音信了,我還一直以為她在神戶呢,看了報紙這才知道她一年多前就去了總社,嚇了我一跳。”弄清淺原的來意後,阿勝立刻激動地說起來,“看了報紙後,我就想是不是得過去一趟,於是前天就跟我家那位商量,結果他說,人家從來都沒把咱們當親戚看,所以她的事少管。因此這事就這樣擱了下來。可報紙上說她一直是獨自一人生活,照這樣的話,那初江是怎麽回事呢?”

“初江是她什麽人?”

“女兒啊。呃,是她的獨生女。她當時五歲,倘若還活著今年應該有二十六了。可就算出嫁了,她也不可能把孤身一人的老母親撇下不管啊,難不成早就死了?反正大家正在議論這事呢。阿直也真是個苦命人……”

“阿直離開這村是什麽時候的事?”

“呃,我正要說這事呢,我昨天還掐指算過,那是明治四十年的事。阿新死後……阿新就是阿直的丈夫,我記得我當時還跟她吵過架,說丈夫死了還沒三年就收拾家當搬家,真是太過分了。她是一個有話全爛在肚子裏的人,沒個脾氣,當時真是把我氣壞了。”

如果將阿勝激昂地反映的情況總結一下,阿直老太離村時的情況大致如下,其中有很多地方都存在疑點。

明治四十年時阿直三十七歲。丈夫新造於三年前去世,留下阿直與只有五歲的女兒初江,她們一貧如洗、相依為命。阿直和丈夫生有四個孩子,可其他三個全都夭折,只有初江一人被拉扯大。而且這初江還是腺病體質,體弱多病。那一年梅雨季節,初江生了麻疹,差點把命都給丟了,初江痊愈後阿直立刻離開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