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前言(第2/2頁)

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的私有制,以個人微弱的力量跟代表整個統治者利益的財閥去較量,最後當然只能招致失敗,這就是構成這部小說的主題。本書的最後部份,寫到秋田“自願”作毒氣彈的人體試驗,以死來抗爭,同時也為他即將分娩的妻子留下一筆度日的生活費。雖然,這種做法並不可取,但終於使大西的良心深受譴責而醒悟,親手去毀壞自己制成的毒氣彈並因而中毒致瘋,被公司開除,墜巖身亡。小說最後悲慘的結局,也是在這種社會裏不可逃脫的必然結果。正如作者在小說開頭和結尾處以辛辣的筆調所寫的那樣:“這種事在偌大的都市裏,真是稀松平常,司空見慣。”

本書情節生動曲折,扣人心弦,人物性格鮮明,感人肺腑,讀後掩卷,發人深思,令人久久不能平靜。小說具有文學的藝術魅力,又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不失為森村誠一眾多作品中的一部力作。

翻譯中,譯者盡可能力求保持作品的原來面貌以饗讀者。但限於水平,難免有粗疏掛漏之處,有待於讀者的指正。

據聞,森村誠一去年曾來我國東北實地調查,將以他的報告文學《惡魔的飽食》為素材,創作一部擬名為《新人性的證明》的小說。我們期待著他在未來的創作生涯中,寫出更多更受歡迎的作品來。

呂立人

―九八三年一月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