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往事之橋(第3/5頁)

——(摘自分類日本《文學》雜志)

“西條八十,約翰尼·霍華德……”

棟居從百科事典上移開眼睛,看著屋頂。這位生於日本的傑出抒情詩人和來自紐約貧民窟的黑人青年之間到底有什麽關系?

棟居開始一頁頁仔細地翻閱剛才一目十行看過去的詩集,還是不能肯定這本詩集是約翰尼帶來的。但是棟居似乎有這樣一種預感。

詩集是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出版的,這家出版社也早已不存在了。昭和二十二年距現在有20多個年頭了,這與在約翰尼被刺的公園中發現的麥秸草帽的陳舊程度是相同的。

約翰尼·霍華德——麥秸草帽——西條八十,連接這三者的橋梁是什麽呢?或許正隱藏在詩集裏。

棟居打算發現這座橋後,再把詩集提交到搜查會議上。

棟居小心翼翼地翻看著。這是戰後大量生產出來的劣質的“戰禍紙”,再加上天長日久,如果不仔細翻的話,裝訂線就會散了。

剩下的頁數越來越少,棟居眼中失望的神色越來越重。仔細地看了這麽長時間,還是沒發現“橋”的線索。

——詩集難道真是不相幹的客人落下的嗎?

書一頁頁地翻過,棟居感到越來越失望。剩下的頁數已寥寥無幾,書頁翻完,也就該絕望了。

翻到最後幾頁時,棟居眼神猛然一亮,翻書的手定在了空中,那些字剛一映入眼簾,棟居就感到眼前似乎閃過一道光芒。

——媽媽,你可曾記得我的那頂草帽?

就是夏日裏的那頂草帽,

在從碓冰去霧積的路上,隨風飄進了路邊的空谷。

“就是它了!”

棟居不禁叫了起來。草帽出現在《西條八十詩集》中,棟居不由自主地興奮得渾身發抖。

詩中繼續寫道:

——媽媽,我喜歡那草帽,

一陣清風卻把它吹跑,

您可知那時那刻我是多麽惋惜。

——媽媽,那時對面來了位年輕的采藥郎中,

打著玄青的綁腿和手背套。

他不辭勞苦幫我找,

無奈谷深草高,

他也無法拿到。

——媽媽,你是否真的記得那頂草帽?

那路邊盛開的野百合,

想必早該枯萎。

當秋天的灰霧把山崗籠罩,

草帽下也許每晚都有蟋蟀歌唱?

——媽媽,我想今宵肯定會像這兒一樣,

那條幽谷也飛雪飄搖,

我那只閃亮的意大利草帽

和我寫在背面的名字,

將要靜靜地、淒涼地被積雪埋掉……

棟居反復地吟誦了幾遍這首頗長的詩,最初的興奮平靜下來後,終於發現了這座“橋”的喜悅又漾上心頭。讀詩的感動給這種喜悅推波助瀾。

本來對詩毫不感興趣的棟居,這回卻深切地體驗到了詩中夏天到溪谷旅行的母子倆人寄托在草帽上的情感。

幼年便被母親拋棄的棟居,深深被那懷念同母親一起度過旅行時光的詩歌打動了。作者寫這首詩時,可能已和母親分別,那頂草帽是那位母親給兒子買的吧?

棟居眼前浮現出一幅圖畫:在一個涼爽的夏日.一對母子在綠蔭遮蓋的溪谷中,手拉手走在路上。母親年輕漂亮,孩子還小,盛夏中午的溪谷,幽靜、清涼。

棟居簡直也想去那條山谷看看了。

——霧積溫泉,在哪兒呢?從它提到碓冰來看,是不是在群馬和長野兩縣的交界處呢!

棟居正在漫無邊際地想象著那陌生的山谷,猛然想到了某種相似,一下子呆住了。

“基利斯米……”(注)

約翰尼·霍華德動身前曾說是要到日本的“奇司米”,“奇司米”和“基利斯米”的發音有些相似。

聽到他說“奇司米”的是美國人,會不會是他把“基利斯米”聽錯了呢?

“草帽和霧積”,《西條八十詩集》中有與約翰尼有密切關系的兩種東西!棟居站起身來,覺得應當把自己的發現提到搜查會議上。

棟居的發現使搜查本部興奮起來。大家對於“草帽”都沒有什麽異議,但對“奇司米”是“基利斯米”的誤聽這一說法,卻都有不同意見,認為有些勉強。

棟居作為發現者堅持自己的主張:“我認為這不是牽強附會。以前不是也有個出租司機把約翰尼·霍華德說的‘斯托羅—哈特’誤聽為‘斯托哈’了嗎?這兩個人都漏聽了‘r’音。我認為這說明霍華德有個弱化‘r’音的發音習慣。

但是誰也沒聽過生前的約翰尼講話。

在紐約的市井中,據說也有類似於東京人的京腔那樣獨特的方言和腔調,說不定就有這種省略掉“r”的說法。

但是不巧的是,搜查本部中找不出精通英語的人,對於這種和標準英語極為不同的獨特的美國俚語更是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