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3頁)

“也許吧。但那是將來的事了。我還年輕,眼下先專心致志地拍攝新聞照片。”

聽到恭介這番底氣十足的話,中野在黑暗中點了點頭。紅色的警示燈照不到他們所站的位置,周圍一片漆黑,即便有人從下往上看,也不必擔心被發現。

“那麽,您在拍攝新聞照片時也不使用變焦鏡頭嗎?”

中野換了個話題。

“是的。至少要帶三台相機出去,分別裝著長焦鏡頭、標準鏡頭和廣角鏡頭。根據具體情況有時還要現場更換鏡頭。忙得很。”

“原來如此。那麽,你拍攝《沖撞》時,又是怎麽樣的呢?”中野若無其事地問道。

然而,恭介的感覺卻像是被人捅到了心臟似的。他心想,我剛才還在考慮怎麽提問呢,我還沒想好,對方就已經單刀直入了。好吧,這倒也不錯。我不如來個順水推舟,借他的話頭來達到我想要的目的。

“啊,您是說那會兒嗎?當時我用的是裝有85毫米鏡頭和裝有35毫米鏡頭的兩台照相機,是交替使用的。”

“換鏡頭了嗎?”

“這個麽……對了,我記得曾把85毫米的鏡頭換成了105毫米的。”

“您原本是打算在那兒拍攝沼津方向的夜景的,是吧?我記得您在報上的獲獎感想中有這樣的話。”

“不錯,就是這樣的。”

“若是拍攝遠眺風景的話,用視角大的鏡頭來拍攝,效果比較好吧?因此,85毫米的鏡頭應該比105毫米鏡頭更合適吧?”

“85毫米也好,105毫米也罷,其實也差不了多少。當然了,用85毫米的鏡頭視角更寬一些,效果也許會更好一些吧。”

“您在獲獎感想中還說到,原打算在東名高速公路上方山崖上的那塊高坡上拍攝沼津方向的夜景,可是找不到滿意的構圖,所以您從山崖上東側的高坡下到村路上,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是這樣的吧?”

“是的。”

“下到村路上後,位置自然也比高坡低得多了,恐怕就無法遠眺了吧?”

恭介聽得出,中野是了解那一帶地形的。而之所以了解,肯定是他在發生了連環車禍後特意去那裏查看過。看來,中野的行動越來越符合自己的推測了。

恭介心想,這可不能隨便回答哦。他從容地吸了一口七星牌香煙,反問道:“中野先生了解那一帶的情況嗎?”

“嗯。一年半之前吧,靜岡縣發生了一起建築工程受賄案。由於有縣廳支所的官員住在那一帶,我曾去采訪過。就在那片新建的住宅區裏。”

中野的回答基本和想象的一樣。所謂訪問縣廳官員,無疑是個借口。

“哦,這樣的話,您可能也知道,住宅區是在低窪地裏,可從那兒往東,還有一個山丘。我以為爬到那上面去的話,會離沼津方面更近一些,而且也不會有什麽東西遮擋視線了,所以在那兒溜達了一會兒。我的原話上報後,被刪掉了一些,所以有些地方或許叫人摸不著頭腦。”

“是這樣啊。這就說得通了。”

眼前明明是一片漆黑,可恭介卻覺得中野那張長帽檐下的胡子臉上露出了微笑。

“就在那時,您聽到了東名高速公路方向傳來了一聲巨響,對吧?”

“是的,所以我就急忙跑了回去。”

“不過,您可真是出手不凡啊。”

“此話怎講?”

“刊登在報紙上的那幅《沖撞》,一點也沒有抖動的痕跡啊。”

“……”

“由於山坡很陡,聽見響聲後光是跑上高速公路上方的山坡,就讓人上氣不接下氣了。那段距離可不近啊。而跑到山坡上一看,又是完全出乎意料的連環車禍,眼前翻倒了好幾輛汽車,烈焰升騰。因為是在夜間,所以火焰通紅,估計在火光的映照下連煙都是紅的吧?那該是一派多麽慘烈的景象啊!我想如果是新手的話,不,即便不是新手,而是專業的攝影師,在氣喘籲籲地趕回來後看到這樣一副慘景,也肯定會驚慌失措,握持相機的手會因心情激動而發顫的。然而,您那幅照片中絲毫沒有抖動的痕跡,簡直就像……”

中野說著用手指了指架好的三腳架。

“簡直就像是用固定在三腳架上的相機拍攝的,畫面毫不抖動,十分清晰利落。所以我真是佩服您的攝影技術。同時,您那種遇事不慌的沉著勁兒也實在令人不得不為之折服啊!”

恭介分析了一下中野所說的這些話。

的確,當時自己是在那兒架起了三腳架,將三腳架的三條腿穩穩地固定在地面上,再將裝有85毫米長焦鏡頭的照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守候著拍攝時機……

中野借口畫面上沒有抖動的痕跡來牽出三腳架,但那不過是他建立在推測基礎上的冷嘲熱諷而已。當然,他更想以此來試探自己的反應。事實上他不就正在斜眼瞟著自己嗎?